[发明专利]一种工程预制件连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5813.6 | 申请日: | 2016-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1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迎春 |
主分类号: | E04B2/08 | 分类号: | E04B2/08;E04B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618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件 带孔金属板 连接钢筋 浇灌混凝土 连接孔 两段 套入 伸出 加工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预制件连接方法,包括至少两段待连接的工程预制件,所述工程预制件上有对外伸出的连接钢筋,另外还包括独立存在的带孔金属板,连接时,将带孔金属板的连接孔套入所述连接钢筋浇灌混凝土。并分别针对2段、3段、4段工程预制件的连接,提供对应的带孔金属板的具体结构和连接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带孔金属板连接工程预制件的方法,带孔金属板加工成本低廉。
本申请为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6106605134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集成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程预制件平面连接方法与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在施工现场浇灌混凝土,由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使得施工工期较长。集成式建筑多采用钢结构预制构件后,到施工现场进行吊运安装,这样做能有效缩短工期。但是,由于钢结构构件连接工艺要求较高,提高了施工的要求,增加了难度,且钢结构具有防火性能差的缺点。传统砖混式建筑,被人们普遍接受,如果能够实现工厂预制所有重要组成构件,而施工现场又能将这些构件快速连接的话,这种建筑施工工艺具有很广阔的市场。
另外,当前集成建筑产品单一化现象严重,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提出一种可实现自由拼接的集成建筑模式,是符合市场需求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
提出一种可在工厂生产、施工现场快速连接安装的砖混集成墙体,并提出一种工程预制件连接方法,在一定场合下可替代现有的焊接、铆接或螺钉连接等工艺,可用于集成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或其他工程施工领域,且其方法是灵活、自由、多变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往连接孔中,插入两个工程预制件的预留连接金属部位(通常是钢筋),然后浇灌粘结剂(特别指混凝土)连接两个工程预制件,具体技术内容和有益效果包括:
1、设计具有连接孔的墙体砖,使用钢筋穿过墙体砖的连接孔,排列砖块时,将上下两排砖交错放置,以增强墙体的抗剪性能,然后往连接孔中浇灌粘结剂(混凝土),实现墙体砖的连接,在保持砖砌墙体性能的优点的同时,减少砌墙动作的烦琐性,通过将整排砖进行排列和放置,可实现工厂自动化生产;对比现有技术文献《一种混凝土空心砌块加筋墙施工工艺》(CN2013103402115)中所形成的墙体,本条形成墙体的方法,上下砖块的中心孔与侧边半孔交替出现,具有整齐、美观、强度好、及便于混凝土沿孔下流(侧边半孔有缝隙)的优点,其严格整齐的排列方式,确保其可以进行工厂自动化生产;
2、预制的底部基础上,具有特定的连接金属部位(钢筋),墙体砖的连接孔套入钢筋,再往连接孔中浇灌粘结剂(混凝土),混凝土与钢筋结合形成一排分散的小柱子,增强墙体的承重性能;并有一个承载墙体砖的梁式主体结构,墙体砖连接到梁式主体上方后,形成可吊装的砖混集成墙体;对比现有技术文献《一种混凝土空心砌块加筋墙施工工艺》(CN2013103402115)中所形成的墙体,本条所述的墙体,由于底部基础的加入,是可以整体吊装的;
3、考虑建筑设置门窗的问题,在预制的底部基础上设置对应的连接金属部位(钢筋),再设计门窗转换连接构件,通过在构件上设置连接孔,并将连接孔套入钢筋,使用墙体砖上下固定构件的安装,完成门窗设置;也可以不加入门窗转换连接构件,而使墙上形成较大的开洞结构,边缘部分形成承重柱;对比现有 PC(预制混凝土)板,需先制模制作门窗结构,本条所述方法保留传统使用砖砌墙体的自由形式,门窗的设计易于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迎春,未经陈迎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58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草砖房施工工艺
- 下一篇:工程预制件连接构件、连接方法、建筑主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