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缆同轴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6012.1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5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闻豪;阮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502;H01R13/629;H01R24/38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9 | 代理人: | 丁秀华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端子 抵压部 线缆 绝缘本体 连接板部 盖板 线缆同轴连接器 连接器 插槽 高频信号 厚度降低 金属外壳 向下挤压 对接部 收容槽 线缆夹 延伸部 圆柱部 驻波比 板端 薄型 凸伸 收容 干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缆同轴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以及连接于导电端子的线缆,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连接板部、自连接板部凸伸入圆柱部之插槽内的对接部和连接连接板部一端且收容于延伸部之收容槽内的抵压部,该抵压部与盖板位于插槽的两端,所述金属外壳位于盖板的外侧,且所述盖板向下挤压抵压部至与线缆接触。线缆夹持在抵压部和绝缘本体之间,从而连接器的厚度降低,有利于连接器的薄型话发展,且线缆与导电端子接触面积较小并接触可靠,导电端子上的线缆接触部到板端接触部的结构单一,无过多旁支,从而高频信号无过多的干涉及损失,驻波比的性能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同轴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通信领域的线缆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在电子设备中应用非常广泛,如通信领域中的线缆同轴连接器,通常该线缆的一端连接同轴连接器,另一端连接其它电子设备中,方便两者的信号传输,其中,电缆与连接器的电性连接,为防止线缆脱离该同轴连接器,通常将连接器夹持线缆,但现有技术中的连接方式,增加了线缆与连接器的厚度,不利于同轴连接器的小型化发展。
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请参考于2014年7月17日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第CN104934743A号,其公开了呈V字形折叠的导电端子,导电端子大平面有一V槽,线束放入后,金属背板折弯带动绝缘板和端子弹壁下压,包住线束。由于线束是被夹持于导电端子的大平面与端子弹壁之间,增加了连接器的整体厚度,不利于连接器薄型化发展,且端子两侧延伸结构较多,同时端子中间压住,易散线且与端子的接触面较大,高频信号会相互干扰,对驻波的影响较大。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线缆同轴连接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超薄化的线缆同轴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是:
一种线缆同轴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连接于导电端子的线缆以及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外壳,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圆柱部、自圆柱部一端向上延伸出的可旋转式盖板及自圆柱部相反的另外一端向后延伸形成的延伸部,所述圆柱部设有用于对接连接器插入的插槽,其中所述延伸部设有用于收容线缆的收容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连接板部、自连接板部凸伸入圆柱部之插槽内的对接部和连接连接板部一端且收容于延伸部之收容槽内的抵压部,该抵压部与盖板位于插槽的两端,所述金属外壳位于盖板的外侧,且所述盖板向下挤压抵压部至与线缆的裸露芯线接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二是:
一种线缆同轴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连接于导电端子的线缆以及包覆于绝缘本体的金属外壳,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圆柱部和自圆柱部向后延伸形成的延伸部,所述圆柱部设有用于对接连接器插入的插槽,所述延伸部设有用于收容线缆的收容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延伸于圆柱部之插槽内的对接部和收容于延伸部之收容槽内的抵压部,其中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连接板部、自连接板部凸伸入圆柱部之插槽内的对接部和连接连接板部一端且收容于延伸部之收容槽内的抵压部,所述金属外壳位于盖板的外侧,且线缆的裸露芯线被夹持于延伸部与抵压部之间。
本发明的还包括如下进一步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的延伸部设有沿竖直方向与收容槽相贯通的通槽及连接延伸部且收容于通槽内的可弯折抵靠臂,所述金属外壳设有用以将抵靠臂折弯抵靠至线缆的爪臂。
进一步地,所述抵压部自连接板部的后端向上且向后弯折形成,该抵压部向上支撑盖板,所述对接部自连接板部的相反两侧向下弯折形成一对弹性接触臂。
进一步地,所述抵压部具有弹性,初始状态时抵压部相对连接板部倾斜向上延伸,线缆同轴连接器组装完成后,抵压部受到盖板向下的压力从而与线缆接触,此时抵压部与连接板部位于同一平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60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