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齿轮加工精度的对研装置与对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66326.1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1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凌四营;汪训练;凌明;陈义磊;张慧阳;王晓东;王立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F19/00 | 分类号: | B23F19/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陈玲玉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从动摩擦轮 齿轮齿距 齿轮加工 传动带 回转轴 螺旋线 齿廓 减小 径跳 传动装置齿轮 精密加工技术 从动皮带轮 主动摩擦轮 主动皮带轮 摆杆拉簧 啮合齿轮 市场应用 张紧机构 超精密 粗糙度 张紧轮 摆杆 齿面 高端 均化 密珠 压簧 轴套 加工 | ||
1.一种提高齿轮加工精度的对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摩擦轮(1)、主动皮带轮(2)、传动带A(3)、连杆A(4)、回转轴段A(5)、密珠轴套(6)、对研齿轮A(7)、摆杆拉簧(8)、从动摩擦轮(9)、从动轮摆杆(10)、从动皮带轮(11)、传动带B(12)、连杆B(13)、张紧轮压簧(14)、张紧轮机构(15)、回转轴段B(16)、对研齿轮B(17);
主动摩擦轮(1)由电机带动绕固定回转中心旋转,主动皮带轮(2)与主动摩擦轮(1)同轴刚性连接,回转中心与连杆A(4)一端的回转中心重合;连杆A(4)的另一端与回转轴段A(5)连接,对研齿轮A(7)通过密珠轴套(6)绕与固定在连杆A(4)上的回转轴段A(5)旋转;
从动摩擦轮(9)由主动摩擦轮(1)带动绕从动轮摆杆(10)上的一点回转,从动轮摆杆(10)的一端为固定轴系,另一端通过摆杆拉簧(8)将从动摩擦轮(9)拉向主动摩擦轮(1),从而使两摩擦轮之间产生合适的正压力,进而产生合适的摩擦力以驱动两摩擦轮相向转动;连杆B(13)的回转中心也在从动轮摆杆(10)上,并与从动皮带轮(11)和从动摩擦轮(9)的回转中心重合;连杆B(13)的另一端与回转轴段B(16)连接,对研齿轮B(17)通过密珠轴套绕与固定在连杆B(13)上的回转轴段B(16)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齿轮加工精度的对研装置,其特征在于,用同一张紧轮压簧(14)推动两相向安装的张紧轮,确保传动带A和B的张紧力一样;通过调整张紧轮机构(15)的上下位置,同步调整两传动带A和B的张紧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齿轮加工精度的对研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的中心距小于对研齿轮A和B的中心距,以确保两对研齿轮在自重的作用下相互压紧,实现两对研齿轮的无背隙啮合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齿轮加工精度的对研装置,其特征在于,两路带传动的传动比与对研齿轮的传动比一致,传动比的相对误差不大于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齿轮加工精度的对研装置,其特征在于,两路带传动的传动比与对研齿轮的传动比一致,传动比的相对误差不大于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提高齿轮加工精度的对研装置,其特征在于,整个对研装置安装在与水平面成70°~80°的倾斜的工作台上,两对研齿轮在自重的作用下与工作台面贴合压紧,确保对研齿轮的轴向定位基准面共面;两对研齿轮的回转中心浮动,中心距根据啮合齿轮的偏差情况自动微量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齿轮加工精度的对研装置,其特征在于,整个对研装置安装在与水平面成70°~80°的倾斜的工作台上,两对研齿轮在自重的作用下与工作台面贴合压紧,确保对研齿轮的轴向定位基准面共面;两对研齿轮的回转中心浮动,中心距根据啮合齿轮的偏差情况自动微量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齿轮加工精度的对研装置,其特征在于,整个对研装置安装在与水平面成70°~80°的倾斜的工作台上,两对研齿轮在自重的作用下与工作台面贴合压紧,确保对研齿轮的轴向定位基准面共面;两对研齿轮的回转中心浮动,中心距根据啮合齿轮的偏差情况自动微量调整。
9.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提高齿轮加工精度的对研装置的对研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精密的主动和从动摩擦轮将一台电机的旋转运动分成旋转方向相反的主动和从动皮带轮上,然后通过带传动分别驱动两个相互啮合的对研齿轮A和B,并确保两路带传动的传动比与对研齿轮的传动比一致,传动比的相对误差不大于2%;对研操作步骤如下:
(1)对研齿轮A和B的每个轮齿编号,并配置合适粒度的研磨液;
(2)首先对研齿轮A的1号齿左齿面或右齿面与对研齿轮的B的1号齿的左齿面或右齿面啮合,对研齿轮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消隙;
(3)电机正反转交替对研一段时间t后,关掉电机;
(4)拉出一侧连杆A或B,使两对研齿轮脱离啮合,同时主动和从动皮带轮处于放松状态;
(5)转动任一对研齿轮一个齿的角度,然后放下连杆A或B,让两对研齿轮A和B重新错一齿啮合,同时两皮带轮处于张紧状态;
(6)启动电机,按照步骤3的操作方法继续对研,确保每次对研的时间t与对研策略一致;
(7)重复步骤(4)-(6),直到完成一个对研周期T,即一个齿面与对研齿轮的所有同侧都参与啮合;
(8)继续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偶数个对研周期2kT,其中k为大于1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632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