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茶快速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6912.6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2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赖中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中潮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王卫兵 |
地址: | 3171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生器 低温真空 脱水机 低功率微波 高功率微波 快速制作 茶叶 白茶 细胞膜 钝化处理 空气对流 箱体顶部 过滤网 阴凉处 紫光灯 茶色 鲜叶 脱水 制作 过滤 氧气 照射 采摘 制约 | ||
白茶快速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低温真空脱水机、高功率微波发生器、低功率微波发生器,所述高功率微波发生器设置于低温真空脱水机前方,低功率微波发生器设置于低温真空脱水机的内部,并包括如下步骤:S1、将采摘的鲜叶经高功率微波发生器对细胞膜进行破坏;S2、进入低温真空脱水机中进行脱水;S3、采用低功率微波发生器对茶叶进行钝化处理;S4、经S3处理后的茶叶置于一箱体底部的过滤网上,在过滤网下方缓慢充入氧气,并在箱体顶部通过紫光灯照射0.5至1天;S5、经S4处理之后,将茶叶放于空气对流极佳的阴凉处放置1天即可。本发明使得整个制作时间缩至两天,并能保持茶色色泽以及口感,制作不受环境制约,且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方法,具体涉及白茶快速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基本工艺包括萎凋、干燥、拣剔、复火等工序。白茶冲泡后品尝,滋昧鲜醇可口,还能起药理作用。
目前存在的白茶制作工艺时间较长,传统工艺中,萎凋需要连续四天以上的好天,基数不能低于72个小时,还不算上其他步骤的时间。另外干燥还需要特定的环境,包括通风以及日照,特别暴晒晒干,这样的白茶整个色泽相对会来得暗一些,不过滋味相对现代的一些改善工艺来讲显得更加醇厚、甘甜、鲜爽。
白茶含防辐射物质,还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人体所必需的活性酶及多种氨基酸,性塞凉,具有退热祛暑解毒之功效,另外还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为宝的这种说法。
白茶的经济价值,保健和医用价值都比较高,但就是制作时间较长,即便采用改善工艺时间有所缩短,但在滋味上却失去了很多,并且成品茶色泽暗也不鲜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制作工艺很短,还能保持成品茶茶色和滋味与传统工艺不相上下的白茶快速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白茶快速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低温真空脱水机、高功率微波发生器、低功率微波发生器,所述高功率微波发生器设置于低温真空脱水机前方,低功率微波发生器设置于低温真空脱水机的后方,并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采摘的鲜叶平摊均匀用输送带输送,经高功率微波发生器对细胞膜进行破坏;
S2、输送带输送经S1处理后的茶叶进入低温真空脱水机中进行脱水,脱去水份50%~80%;
S3、采用低功率微波发生器对茶叶进行钝化处理;
S4、经S3处理后的茶叶置于一箱体底部的过滤网上,在过滤网下方缓慢充入氧气,并在箱体顶部通过紫光灯照射0.5至1天;
S5、经S4处理之后,将茶叶放于空气对流极佳的阴凉处放置1天即可。
所述S1过程中,输送带的输送速度控制在1米/秒至2米/秒之间。
所述箱体顶部设有与外界相通的若干通孔。
在箱体内还设有加湿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高功率微波发生器破损细胞膜可使茶叶易于吸收外界的氧气、水份及活性酶,促使茶叶内有益化合物的形成,并且协助低温真空脱水机快速脱水加快茶叶加工的进程,同时辅于低功率微波发生器使其同步钝化。使得整个制作时间缩至两天,并能保持茶色色泽以及口感,制作不受环境制约,且高效。
具体实施方式:
白茶快速制作方法,采用低温真空脱水机、高功率微波发生器、低功率微波发生器,所述高功率微波发生器设置于低温真空脱水机前方,低功率微波发生器设置于低温真空脱水机的后方,并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中潮,未经赖中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69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