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发式柔性表皮电化学能源器件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68048.3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9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栗大超;黄惠芝;蒲治华;方超;于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1018 | 分类号: | H01M8/1018;H01M8/065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杜文茹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发 柔性 表皮 电化学 能源 器件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激发式柔性表皮电化学能源器件,用于给柔性表皮电子器件提供电能,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柔性基底层(1),在所述的柔性基底层(1)上并排设置有柔性供能器件负极(2)和柔性供能器件正极(3),以及从所述柔性供能器件负极(2)的一端引出的用于连接柔性表皮电子器件进行供电的负极引线(4)和从柔性供能器件正极(3)的一端引出的用于连接柔性表皮电子器件进行供电的正极引线(5),所述的柔性供能器件负极(2)和柔性供能器件正极(3)通过与人体组织液中的葡萄糖和空气中氧气的氧化还原反应获得电能;其中:
所述的柔性供能器件负极(2)包括有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层(1)上的负极电极层(2a)、负极纳米颗粒层(2b)和构成电化学微反应池的负极水凝胶层(2c),所述的负极引线(4)一体形成在负极电极层(2a)的一侧边;
所述的柔性供能器件正极(3)包括有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层(1)上的正极电极层(3a)、正极纳米颗粒层(3b)和构成电化学微反应池的正极水凝胶层(3c),所述正极引线(5)一体形成在正极电极层(3a)的一侧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发式柔性表皮电化学能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基底层(1)包括有由聚二甲基硅氧烷构成的底层,以及位于所述底层上的由聚酰亚胺构成的表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发式柔性表皮电化学能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极水凝胶层(2c)是由葡萄糖氧化酶分子和琼脂分子以质量比10:3混合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发式柔性表皮电化学能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极纳米颗粒层(2b)是由具有高导电性的金纳米颗粒或铂纳米颗粒或银纳米颗粒构成;所述的负极电极层(2a)和负极引线(4)采用银/氯化银或金或铜导电材料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发式柔性表皮电化学能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水凝胶层(3c)是由乙酰甲胆碱分子、漆酶分子和琼脂分子以质量比10:20:3混合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发式柔性表皮电化学能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纳米颗粒层(3b)是由具有高导电性的金纳米颗粒或铂纳米颗粒或银纳米颗粒构成;所述的正极电极层(3a)和正极引线(5)采用银/氯化银或金或铜导电材料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804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