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68133.X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2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程鸿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G02F1/1333;G02F1/1343;G02F1/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柴亮;张天舒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方法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属于触控和显示技术领域,其可至少部分解决需要在现有的触控显示基板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电极才能实现互容式触控的问题。本发明的触控显示基板中,一行或多个相邻行中的公共电极电连接并构成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触控显示基板中有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不同第一触控电极相互绝缘;一列或多个相邻列中的屏蔽线电连接并构成一个第二触控电极,触控显示基板中有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不同第二触控电极相互绝缘;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彼此绝缘。本发明可用于触控显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和触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显示基板、一种触控显示方法和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触控显示基板,一般将液晶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层划分为多个公共电极块,每一个公共电极块分别通过一条走线与触控控制芯片电连接,由公共电极块复用作为触控电极。在显示状态下,公共电极块用于接收公共电压信号;在触控状态下,公共电极块用于接收触控驱动信号并输出触控感应信号。
可见,以上液晶显示装置中的触控方式为自容式触控,如果不增加单独的电极,则其无法实现互容式触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至少部分解决现有的需要增加单独的电极才能实现互容式触控的问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基板。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触控显示基板,包括衬底,所述衬底上设有多条沿列方向延伸的数据线、设于所述数据线远离衬底一侧的多条屏蔽线、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屏蔽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内,多个排成阵列的像素电极、位于所述像素电极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公共电极,一行或多个相邻行中的所述公共电极电连接并构成一个第一触控电极,所述触控显示基板中有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不同第一触控电极相互绝缘;一列或多个相邻列中的所述屏蔽线电连接并构成一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触控显示基板中有多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不同第二触控电极相互绝缘;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彼此绝缘。
进一步优选的是,每行所述公共电极均电连接并构成一个第一触控电极;每列所述屏蔽线均电连接并构成一个第二触控电极。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触控显示基板还包括多条沿行方向延伸的、与所述数据线绝缘的公共电极线,所述公共电极线与所述公共电极交叠且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绝缘层,每行公共电极包括多个同行的公共电极块,每个公共电极块对应一个像素电极或一列中的多个相邻像素电极,同一行的公共电极块与对应的公共电极线通过绝缘层中的过孔电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公共电极块与所述屏蔽线同层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触控显示基板还包括加强导线、所述加强导线覆盖在所述屏蔽线的表面上且与其电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触控显示基板还包括多条栅线,所述栅线与所述屏蔽线绝缘且相交叉;在所述栅线在所述衬底的投影与所述屏蔽线在所述衬底的投影的交叠处,所述加强导线具有间隔。
进一步优选的是,同行的公共电极为一体结构,每行公共电极对应一行或多相邻行的像素电极;所述屏蔽线与所述公共电极设置于不同层。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触控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触控显示基板,所述方法包括:在显示阶段向所述公共电极和所述屏蔽线输出公共电平;在触控阶段依次向各第一触控电极提供触控驱动信号,并接收第二触控电极的触控感应信号,或者在触控阶段依次向各第二触控电极提供触控驱动信号并接收第一触控电极的触控感应信号。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触控显示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81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