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瓷砖地板勾缝辅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8166.4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9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姜春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春丽 |
主分类号: | E04F21/20 | 分类号: | E04F21/20;E04F21/1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限位板 第一限位板 勾缝 支脚 瓷砖地板 辅助装置 限位结构 侧板 刮板 整洁 辅助效果 上下开口 围合成 连线 腔体 穿过 | ||
本发明公开了瓷砖地板勾缝辅助装置,解决了现有瓷砖地板的勾缝辅助装置的辅助效果不理想,效率低,且不整洁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连接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两个侧板以及刮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两个侧板围合成一个上下开口的腔体,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两端均设置支脚,所述支脚设置在异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与勾缝连线的位置,所述支脚的高度为0.5‑1.5mm,所述刮板可穿过所述支脚与地面形成的缝隙。本发明具有勾缝效率高,勾缝整洁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工具领域,具体涉及瓷砖地板勾缝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石材、瓷砖地板的方法分为三种:一种为批抹法,主要针对现有的传统粉料类勾缝材料,用批刀将勾缝材料抹于缝隙内,之后用湿抹布对缝隙两边的多余材料进行擦除。第二种为贴美纹纸施工法,主要针对现有新型的美缝剂类材料,施工时在缝的两边贴上美纹胶带,将材料批抹于缝隙内或用胶枪将材料注入缝隙内,之后进行刮平处理、撕除美纹胶带。第三种为固化后清除法,主要针对现有的新型美缝剂及环氧类填补材料,将材料批抹于缝隙内或用胶枪将材料注入缝隙内,随后进行刮平处理,待材料初步固化后,用刀片对缝隙两边的多余勾缝材料进行铲除。
现有背景技术的缺陷为:第一种批抹法,用湿抹布对缝隙两边的多余材料进行擦除时,难免会伤及缝内的材料,使缝内材料不再平整、很难实现真正满填,为日后的藏污纳垢形成隐患;第二种贴美纹纸施工法,该方法能够实现缝内材料平整,且能实现满填,但贴美纹纸工作量极大,严重影响勾缝填补的施工速度;第三种为固化后清除法,该方法能够实现缝内平整,且能实现满填,但当材料初步固化后,用刀片对缝隙两边的多余材料进行铲除时,因勾缝材料与瓷砖直接粘合在一起,铲除难度较大,勾缝材料容易存在残留,严重影响施工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现有瓷砖地板的勾缝辅助装置的辅助效果不理想,效率低,且不整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瓷砖地板勾缝辅助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瓷砖地板勾缝辅助装置,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连接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两个侧板以及刮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两个侧板围合成一个上下开口的腔体,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两端均设置支脚,所述支脚设置在异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与勾缝连线的位置,所述支脚的高度为0.5-1.5mm,所述刮板可穿过所述支脚与地面形成的缝隙。
本发明的设计原理为:将勾缝剂调配成合适的粘度,在勾缝两边设置限位结构防止勾缝时勾缝剂流到勾缝两边的地板上,在支脚的高度很小时,腔体与地板形成的缝隙小,勾缝时的勾缝剂才不会沿缝隙向外溢出,而将其限定在勾缝和限位结构中。当勾缝剂填充完毕后,用刮板穿过限位结构的缝隙,从而去除勾缝中或者勾缝附近多余的勾缝剂,使得勾出的瓷砖地板美观,而且,这是一次性刮除,勾缝效率高。
本发明优选瓷砖地板勾缝辅助装置,所述刮板的厚度小于缝隙的高度,这样刮板就能穿过缝隙,并对勾缝时勾缝中的多余勾缝剂进行刮除。
本发明优选瓷砖地板勾缝辅助装置,所述支脚的底部设置吸盘,吸盘有助于将限位结构固定在需要的位置上,防止限位结构在勾缝的过程中发生偏移,从而影响勾缝的整洁性。
本发明优选瓷砖地板勾缝辅助装置,所述刮板的材质为不锈钢,刮板在刮除多余的勾缝剂时,需要与地板发生摩擦,不锈钢的耐磨性能好,保证刮板的寿命。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限位结构,对勾缝时的勾缝剂产生限位作用,勾缝剂不溢出;
2.本发明通过在限位结构下端设置高度很小的缝隙,在勾缝时,勾缝剂不外流,勾缝剂加入后,通过刮板在缝隙中的运动,实现多余勾缝剂的刮除,保证整个勾缝的整洁,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春丽,未经姜春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81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