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中药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8363.6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5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邱智东;董雪莲;贾艾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P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潘颖;赵青朵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组合物 偏头痛 中药制剂 制备 治疗 中药技术领域 当归 制剂处方 重量份 天麻 川芎 葛根 钩藤 配伍 菊花 | ||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中药制剂。以重量份计,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制成:当归1~99份,川芎1~99份,葛根1~99份,菊花1~99份,钩藤1~99份,天麻1~99份。本发明首次将本制剂处方配伍在一起,用于偏头痛的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偏头痛自古至今都是困扰人们的疾病,在古代医学的记载中,偏头痛属的命名有很多种,均是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症。最常见的为“头痛”、“脑风”、“厥阴头痛”、“头风”等,最早在《阴阳十一脉灸经》中便有了对头痛的记载。偏头痛的中医病因根据其来源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六淫邪气的侵袭是常见的外感原因,内伤则多与情志、饮食、先天禀赋等因素相关。其中偏头痛的病位在头部,与肝脾肾三个脏腑的关系十分密切,病症多属于本虚标实,其中标实指发作期,本虚多为缓解期。由于偏头痛病情十分复杂,病程缠绵,故在临床上虚实夹杂多常见。
在现有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偏头痛在女性的发病率要远远高于男性,且在25-55岁时发病年龄最集中的年龄段。我国对偏头痛患者的治疗费用达到近900亿元。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项报告中,将常见疾病按照健康寿命损失年进行排序,偏头痛进了前20位。而严重的偏头痛被定义为类同于痴呆、四肢瘫痪和严重精神病的一种最致残的慢性疾病。同时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关于偏头痛发病机制的学说,血管致病学说、神经致病学说、神经递质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学说、线粒体机能异常说、镁缺乏说、基因变异说。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中药治疗偏头痛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临床上广泛应用传统医学疗法用来缓解偏头痛患者的疼痛症状,除汤剂外,还有应用了多种新型中成药制剂,除此以外还有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穴位埋线治疗等。虽然在应用中得到了许多认可,但是对其疗效的机制研究却尚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各种疗法对偏头痛治疗的作用的机制研究需要进行更深一步的阐明。西药对偏头痛根据不同的作用机理有多种治疗药物,且药物价格低廉、作用靶点明确、安全性好,在临床中能够广泛使用。但是多种治疗偏头痛的药物对人的副作用较大,当长期或大量使用时会引起人的一系列的不适反应。我们作为新一代的中医,应该根据西医的利弊,充分发挥和利用中医和中药的优势,选择出疗效明确、毒副作用少且经济实用的中药复方,这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综上所述,目前针对偏头痛的治疗药物品种繁杂,化学药物毒副作用较大,中药组方宽泛,药效成分不明确,且价格偏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中药制剂。该中药处方具有治疗偏头痛的功效,安全有效,药物组成精致简练,主要成分清楚,药效明确,价格合理。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由如下原料制成:
当归1~99份,川芎1~99份,葛根1~99份,菊花1~99份,钩藤1~99份,天麻1~99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未经长春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83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