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燃料组件导向管上应变计的防水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68374.4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8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唐俐;王军;刘静;季锡林;赵川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21C3/33 | 分类号: | G21C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杨春 |
地址: | 621908***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燃料 组件 导向 应变 防水 处理 工艺 | ||
1.水下燃料组件导向管上应变计的防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导向管上应变计的粘贴和应变计引线固线准备;
二、清理、清洗粘贴应变计的导向管表面:
将粘贴应变计表面的多余胶剔除干净,用酒精棉球擦拭应变计及引线周围的残余物,直至白色的酒精棉球擦拭后依然呈现白色为止;
三、聚氨酯防水胶的配制准备:
采用双组分的聚氨酯胶粘剂A、B组份胶,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待其排除气泡后再进行涂覆使用,均匀涂覆,待胶自然干燥后即可;
四、制备导向管上应变计及引线表面防水层:
用刷胶笔蘸取配制好待用的聚氨酯胶粘剂,缓慢、均匀涂覆较薄的一层在粘贴应变计的导向管整个外表面,凉置24小时;待聚氨酯胶粘剂干透后再涂覆第二层,再凉置24小时;待第二层胶干透后再涂覆第三层,再凉置24小时,待第三层胶干透即可;防水胶的涂覆过程中要避免胶层中气泡的出现,若出现,及时排除;
五、应变计引线尾线在通水本体内的防水处理:
应变计在引出燃料组件本体后,先将引线表面均匀涂覆一层聚氨酯胶,然后套上合适直径的热缩套管,用热风枪迅速热缩热缩套管的外表,采用在通水本体内壁焊接内径适当的空心不锈钢管作为保护及走线路径,然后将已做防水防护处理的引线穿过钢管,再通过下堆芯板的固定线槽后集束引致出通水本体出水口处,并用聚氨酯胶将钢管内、线槽内再灌封聚氨酯胶,待胶干后即可;
六、应变计引线出通水体本体的防水处理:
采用将引线引致出水口处,将引线全部均匀涂覆聚氨酯胶并套上合适直径的热缩套管,用热风枪热缩套管外表,然后套上压紧环压紧;
再将应变计引线用标签做成其唯一性标记,用中号宽度的透明胶将标记粘贴于离引线的尾线端部200mm处,并将热缩套管套于尾线端部,用烙铁将引线端部与小号线鼻焊接在一起,再将热缩套管推于焊接处热缩固定,最后将引线鼻与应变仪连接线的焊针焊接在一起;
引线集束防水处理是将多股引线穿过一根适当内径大小的空心包覆导线,并将聚氨酯防水胶灌满包覆导线内以及均匀涂覆集束引线表面,拽紧拉直多股引线使导线间距减小至最小并排除气泡,外加热缩套管热缩挤压出线间气泡和多余胶,待胶干透后,制成一段多芯防水导线;
引线集束防水处理出本体后,将接近出口处的引线继续做集束防水处理一段距离;
七、水下燃料组件导向管上应变计的防水处理工艺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燃料组件导向管上应变计的防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引线集束防水处理出本体后,将接近出口处的引线继续做集束防水处理100cm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水下燃料组件导向管上应变计的防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应变计及其引线涂覆后,总厚度小于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837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