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改进暗通道与图像融合的柔性去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8466.2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5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种衍杰;王林;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G06T5/5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沉雁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去雾图像 去雾 图像融合 透射率 初步去雾图像 通道图 细化 二次函数 失真现象 天空区域 图像色彩 物体光线 自适应 盒式 滤波 权重 像素 复原 改进 估算 邻近 均衡 图像 修正 融合 | ||
1.一种基于改进暗通道与图像融合的柔性去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有雾图像I(x,y),计算有雾图像I(x,y)的暗通道图;
步骤2,在上述暗通道图中选取亮度最大的前0.1%像素,然后选取它们在有雾图像I(x,y)中对应的最大亮度值作为大气光A的估算值;
步骤3,计算有雾图像I(x,y)的粗略透射率t1(x,y);
步骤4,使用盒式导向滤波细化粗略透射率t1(x,y),细化后的透射率记为t2(x,y);
步骤5,基于二次函数修正细化透射率t2(x,y),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k为容差系数,t2(x,y)为细化后的透射率,t3(x,y)为修正后的透射率;修正参数t0取0.01-0.1,用以约束t3(x,y);
步骤6,复原物体光线,得到初步去雾图像J1(x,y);
步骤7,计算有雾图像I(x,y)的伪去雾图像J2(x,y),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C为修正透射率t3(x,y)的平均值;修正系数ε取0.96;
步骤8,融合初步去雾图像J1(x)与伪去雾图J2(x,y),得到最终的去雾图像J3(x,y),计算公式如下:
J3(x,y)=w1J1(x,y)+w2J2(x,y)
其中,w1和w2为自适应融合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进暗通道与图像融合的柔性去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基于二次函数修正细化透射率t2(x,y),具体步骤如下:
引入可调参数k,定义为容差,|I(x,y)-A|≥k的区域为满足暗原色先验理论区域,此区域的透射率保持不变;|I(x,y)-A|<k的区域为有雾图像中的明亮区域,其不满足暗原色先验,对其采用基于二次函数的透射率修正方式,具体的透射率修正公式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进暗通道与图像融合的柔性去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计算有雾图像I(x,y)的伪去雾图像J2(x,y),其具体过程如下:
在大气散射物理模型中:
I(x,y)=J(x,y)×k1(x,y)+A(1-k2(x,y))
其中,I(x,y)为有雾图像,J(x,y)×k1(x,y)为场景透射项,表示的时场景反射光强衰减的过程,A(1-k2(x,y))为大气光附加因子,表示的是周围物体表面散射项;在步骤6求取初步去雾图像J1(x,y)时,取k1(x,y)=k2(x,y),但因场景表面的反射率和空气中微尘颗粒的反射率不一定相同,故k1(x,y)和k2(x,y)不一定完全相等;
令k1(x,y)=t3(x,y),1-k2(x,y)=C,C为常数,这里取t3(x,y)的均值,则伪去雾图的求取公式为:
为了约束t3(x,y),设置t3(x,y)的下限为ε,则伪去雾图的最终求取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进暗通道与图像融合的柔性去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融合初步去雾图像J1(x)与伪去雾图J2(x,y),得到最终的去雾图像J3(x,y),其具体过程如下:
采用基于加权平均算法对图像的R、G、B三通道分别进行融合,则计算(x,y)像素在某一通道的融合公式如下:
其中,w1和w2的取值由J1(x,y)和J2(x,y)的相似度决定,当时,取w1=0.6、w2=0.4;否则,则对强度值较小的图像赋予更大的权重,此时权重分别取0.8和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84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去噪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红外的图像处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