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皂角分离塔及使用该装置用棉籽混合油制备棉籽精炼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68843.2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3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平;沈国兵;陈智武;吴煜;刘小波;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金兰植物蛋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8 | 分类号: | B01D17/028;C11B3/00;C11B3/06;C11B3/16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恒智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5102 | 代理人: | 李靖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皂角 分离 使用 装置 棉籽 混合 制备 精炼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态分离皂油的皂角分离塔,其特征在于:包含罐体B,所述罐体B上设有油出口、排皂角管和物料进口,所述油出口设在罐体B的上部,排皂角管设在罐体B的下部,油出口和排皂角管之间设有至少一组皂油分离盘,所述皂油分离盘包含分离盘盘体,所述分离盘盘体呈伞状,其表面设有褶皱,即褶皱A和褶皱B,褶皱A向下折,褶皱B向上折,褶皱A和褶皱B交替设置,所述分离盘盘体的轴心设有物料管,所述物料管的至少一端为开口端,开口端为进料口,所述该进料口与物料进口连接,所述物料管管体表面设有渗出口,所述渗出口位于分离盘盘体所覆盖的伞状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皂角分离塔及使用该装置用棉籽混合油制备棉籽精炼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棉籽加工时,得到的混合油进行精炼油制备,需要先进行两次蒸发,之后加入碱液进行碱炼,碱炼过程皂化反应形成皂角,之后需要将精炼油和皂角分离,目前皂脚分离设备多为自清式离心机,虽然自清式离心机分离皂脚效果明显,但该设备投资大,有动力消耗,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高,需要经常性保养且保养费用高,在防爆车间内使用需要充氮,辅机配套设施多。
因此,一种结构简单,无需额外动力,无安全隐患,皂角分离效果好,能够避免二次混合,且无易燃易爆溶剂泄露的静态分离皂和油的皂角分离塔被提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棉籽混合油精炼油的精炼方法及该方法中各步骤使用的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棉籽混合油精炼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以下步骤:
油碱混合并碱炼:将棉籽混合毛油与碱液进行混合,混合后加热进行碱炼,混合时使用油碱静态混合装置,之后加热碱炼;
皂角分离:碱炼后得到的液体使用皂角分离装置进行皂和油的分离,收集分离后的油和皂角;
皂角脱溶:将皂角分离收集的皂角泵入皂角脱溶装置,进行皂角脱溶处理,回收溶剂和皂角。
所述油碱静态混合装置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含罐体A(1)、混合油进油管(1-1)、碱液进碱管(1-6)和混合室B(1-4),混合室B(1-4)设在罐体A(1)内,所述混合室B(1-4)的壳体表面设有混合液渗出孔(1-5),混合室内腔和罐体A(1)内腔通过混合液渗出孔(1-5)连通,所述混合油进油管(1-1)的出口端置于混合室腔内,至少一段碱液进碱管(1-6)置于混合油进油管(1-1)内,且碱液进碱管(1-6)置于混合油进油管(1-1)的部分设有碱液渗出孔(1-2)。
油碱混合时,混合油通过泵,通过混合油进油管(1-1)进入混合室B(1-4),在进入混合室B(1-4)之前,与碱液进液管(1-6)设在混合油进油管(1-1)段的碱液渗出孔(1-6)中渗出的碱液一次混合,在进入混合室B(1-4)之后,又从混合室B(1-4)的混合液渗出孔(1-5)渗出,渗出时二次混合,经过两次混合,能更加均匀的混合。
所述罐体A(1)上设有混合液出液口(1-7),混合油和碱液经过混合后从该混合液出液口(1-7)排出,由加热装置加热,之后在延时反应装置(20)内进行反应。
混合室B(1-4)外在套有设有至少一组混合室A(1-3),混合室A(1-3)的壳体表面也设有混合液渗出孔(1-5),在混合室B(1-4)外在设有一层混合室A(1-3),可以增加一次混合,即,混合液从混合室A(1-3)向罐体A(1)渗出的时候,再次进行混合。
所述混合室A(1-3)也可以设有多组,设有的组数越多,则混合的约均匀,混合室B(1-4)设在最内层,多组混合室A(1-3)依次套设,从罐体A(1)排出的油碱混合液体,必须从混合室A(1-3)和混合室B(1-4)的混合液渗出孔(1-5)渗出后,才能从出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金兰植物蛋白有限公司,未经新疆金兰植物蛋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88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