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性油墨组合物、水性油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69093.0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0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朋;宋延林;秦明明;刘云霞;金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G18/83 | 分类号: | C08G18/83;C08G18/65;C08G18/60;C08G18/32;C08G18/10;C09D11/102;C09D175/04;C09J17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小莲;邹飞艳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性油墨 组合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水性油墨领域,公开了水性油墨组合物、水性油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水性油墨组合物。其中,以重量百分比计,该组合物含有以下组分:(1)端羟基聚酰胺‑醚树脂20~35重量%;(2)二异氰酸酯5~15重量%;(3)二元醇2~10重量%;(4)二元胺类磺酸盐2~10重量%;(5)环氧醇1~6重量%;(6)水45~65重量%。由本发明的水性油墨组合物制备的水性油墨树脂附着牢度好、印刷适性好。以该水性油墨树脂所制水性油墨印刷于包装基材后,具有耐水煮、耐蒸煮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油墨领域,具体涉及水性油墨组合物、水性油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耐高温蒸煮食品以其保质期长,即可冷食也可热食、携带方便备受消费者的欢迎。该类食品包装后通常需要经过高温水煮或蒸煮工艺,因此对食品的包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包装基材能经受得起高温考验,更要求印刷复合后的包装袋具有较高的复合强度。随着国内环保意识的加强,我国软包装用油墨产品正朝着环保、卫生方向迅速发展。水性油墨具有无毒、无刺激性气味、无腐蚀性、不燃、不爆、使用安全性好,对环境和人体都不存在危害,属于典型的绿色环保产品。
CN104059429B公开了一种采用水溶性丙烯酸改性树脂为油墨连接料的水溶里印复合塑料油墨。由于该类水溶性树脂对基材的附着力较差,无法满足耐水煮、蒸煮的要求。
水性聚氨酯是一种以水为分散介质的环境友好型材料,广泛应用于胶黏剂、涂料、制革、纺织助剂、医药卫生、建筑材料和印刷等领域。开展以水性聚氨酯为油墨连接料的水性油墨引起了研发人员的广泛关注。US5470907公开了一种以二羟甲基丙酸为亲水扩链剂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但是由于羧基的催化水解作用,使得所制聚氨脂乳液成膜后,耐水解性较差。因此通常意义上的水性聚氨酯难以满足高温、高湿,水蒸气侵彻破环作用下的耐蒸煮包装要求。
近年来,用于普通轻包装的水墨在市场上已经逐渐增多。但是作为耐蒸煮包装用水性油墨,目前效果均难令人满意,因此开发耐水煮、耐蒸煮水性油墨成为油墨环保化必然要走出的一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包装用水性油墨无法满足耐水煮、耐蒸煮的问题,提供水性油墨组合物、水性油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本发明的水性油墨组合物制备的水性油墨树脂附着牢度好、印刷适性好。由该水性油墨树脂所制水性油墨印刷于包装基材后,具有耐水煮、耐蒸煮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水性油墨组合物,其中,以重量百分比计,该组合物含有以下组分:
优选地,所述端羟基聚酰胺-醚树脂的羟值为28~56mg(KOH)/g。
优选地,所述端羟基聚酰胺-醚树脂为端羟基聚酰胺-聚氧化乙烯二醇树脂、端羟基聚酰胺-聚氧化丙烯二醇树脂、端羟基聚酰胺-聚四氢呋喃二醇树脂、端羟基聚酰胺-氧化丙烯-氧化乙烯共聚二醇树脂、端羟基聚酰胺-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树脂、端羟基聚酰胺-四氢呋喃-氧化乙烯共聚二醇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二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亚甲基苯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二元醇为2,2-二甲基-1,3-丙二醇、2-乙基-2-丁基-1,3-丙二醇、新戊二醇、1,2-环己二醇、1,3-环己二醇、1,4-环己二醇、氢化双酚A、2-异丙基-1,4-丁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4-二甲基-1,5-戊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90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