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理坡地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9224.5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0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志忠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A01G25/00;E02B13/00;E02B1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申立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5 | 代理人: | 程园园 |
地址: | 0465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坡地 治理 灌溉 干旱区域 排水软管 丘陵坡地 自然条件 坡耕地 渗水管 引流管 河沟 横管 梯田 积水 地表 铺设 | ||
本发明属于坡耕地治理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理坡地的方法。本发明结合丘陵坡地自然条件,相应的铺设排水软管、渗水管、引流管、多孔灌溉横管等,将多余的积水引至干旱区域进行灌溉,或者排至河沟,有效的解决了目前的梯田的灌排系统不发达而存在地表旱涝不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坡耕地治理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理坡地的方法。
背景技术
梯田是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目前的梯田的灌排系统不发达,由于梯田原有的自然条件,多存在地表旱涝不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治理坡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坡地修整成梯田;
2)在每块梯田内埋设排水软管,排水软管的两个端口a、b伸出梯田地平面外,使端口a位于该块梯田易积水区域,并稍高于梯田地平面;
3)在每块梯田内埋设渗水管,使渗水管的出水口d从上块梯田和下块梯田相交接的坡面上伸出;
4)在每块梯田的易干旱区域的地表铺设多孔灌溉横管;
5)在每块梯田的地表铺设引流管,引流管的出水口连接多孔灌溉横管的进水口,引流管的进水端口c自该块梯田地表、该块梯田与上一块梯田相交接的坡面延伸至铺设在上一块梯田上的排水软管的b端口处;
6)需要灌溉梯田时,将灌溉水源接至梯田排水软管的b端口,通过排水软管的a端口进行灌溉;
7)当遇到雨涝天气,梯田内积存了大量的积水时,将排水软管的b端口与引流管的c端口连接,就可将积水引至下块梯田的干旱区域进行灌溉;另外,将渗水管的出水口d与下块梯田排水软管的a端口连接,渗水通过该块梯田排水软管的b端口排至河沟,或通过排水软管的b端口引流至下下块梯田进行干旱区域的灌溉。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7)之后,还包括步骤8):在相邻两块梯田相交接的坡面上铺设有塑料布层,可有效防止相邻两块梯田相交接的坡面由于雨水冲洗而塌陷。
更进一步,在所述塑料布层的上表面还铺设有草根土壤层,有效的保护塑料布层。
更进一步,所述渗水管为铺设在梯田内的蛇形管,在蛇形管上表面开设有渗水孔。将渗水管以蛇形铺设,加大渗水面积,更好的收集渗水。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结合丘陵坡地自然条件,相应的铺设排水软管、渗水管、引流管、多孔灌溉横管等,将多余的积水引至干旱区域进行灌溉,或者排至河沟,有效的解决了目前的梯田的灌排系统不发达而存在地表旱涝不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渗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治理坡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坡地修整成梯田;
2)在每块梯田内埋设排水软管1,排水软管1的两个端口a、b伸出梯田地平面外,使端口a位于该块梯田易积水区域,并稍高于梯田地平面;
3)在每块梯田内埋设渗水管2,渗水管2为铺设在梯田内的蛇形管,在蛇形管上表面开设有渗水孔,使渗水管2的出水口d从上块梯田和下块梯田相交接的坡面上伸出;
4)在每块梯田的易干旱区域的地表铺设多孔灌溉横管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志忠,未经郭志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92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