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石墨烯和超导碳纤维的超低温锂离子动力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9558.2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8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孙俊成;朱德金;李兆龙;刘子敬;满玉杰;韩勇;庞鹏;张学花;刘化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同大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吕翠莲 |
地址: | 261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动力电池 超低温 负极片 石墨烯 碳纤维 正极片 动力锂离子电池 负极活性物质 正极活性物质 超低温条件 低温电解液 负极导电剂 负极集流体 负极粘结剂 正极导电剂 正极集流体 正极粘结剂 低温地区 放电性能 耐低温 隔膜 | ||
1.一种基于石墨烯和超导碳纤维的超低温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外壳、正极片、负极片、隔膜以及低温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正极活性物质、正极导电剂、正极粘结剂和DBP;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负极活性物质、负极导电剂和负极粘结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石墨烯和超导碳纤维的超低温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体为涂覆有石墨烯和超导碳纤维混合物的铝箔,混合物的涂覆厚度为2-5μm;超导碳纤维和导电碳黑的质量比为(60-90):(1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石墨烯和超导碳纤维的超低温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正极导电剂、正极粘结剂、DBP的质量比为(90-94):(3-6):(2-4):(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石墨烯和超导碳纤维的超低温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正极导电剂、正极粘结剂、DBP混合得到的混合物,涂覆于所述正极集流体上,涂覆密度为150-180g/c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石墨烯和超导碳纤维的超低温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负极导电剂、负极粘结剂的比例为(91-95):(2-5):(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石墨烯和超导碳纤维的超低温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负极导电剂、负极粘结剂的混合物涂覆于负极集流体上,涂覆密度60-90g/cm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石墨烯和超导碳纤维的超低温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导电剂为超导碳纤维和导电碳黑的混合物,超导碳纤维和导电碳黑的比例为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石墨烯和超导碳纤维的超低温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导电剂为导电碳黑、超导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石墨烯和超导碳纤维的超低温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依次按照负极片间隔隔膜包覆正极片的顺序叠片成锂离子电池电芯;将电芯装配到外壳中,注入低温电解液,经化成、分容后完成锂离子电池制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石墨烯和超导碳纤维的超低温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正极导电剂、正极粘结剂、DBP的质量比为92:4:2:2;负极活性物质、负极导电剂、负极粘结剂的质量比为95:2.5: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同大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同大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955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