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皮肤癌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469779.X 申请日: 2018-05-16
公开(公告)号: CN108771671B 公开(公告)日: 2020-07-24
发明(设计)人: 郑云枫;陆睿寅;彭国平;杨敏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1/352 分类号: A61K31/352;A61K31/366;A61K31/12;A61P35/00;A61P17/00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杨海军
地址: 210029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具有 皮肤癌 作用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皮肤癌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由甘草异黄酮B 1~2重量份,新甘草酚1~2重量份,甘草查耳酮A2~4份组成。其中甘草异黄酮B与新甘草酚可以分别通过P38MAPKs通路、PI3K/AKT通路促进皮肤癌细胞的分化,抑制皮肤癌细胞的增殖,而甘草查耳酮A可以通过PARP通路诱导皮肤癌细胞的凋亡,从而达到抑制皮肤癌细胞的生长。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得到最佳用量比的3个单体异戊烯基黄酮化合物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可以通过多靶点协同,显著提升抑制皮肤癌细胞生长,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皮肤癌的作用,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及天然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皮肤癌作用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与用途。

背景技术

皮肤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仍无有效的治疗药物。皮肤癌主要分为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汗腺癌、血管肉瘤等,其中黑色素瘤是最危险的皮肤癌,它能随血液、淋巴扩散,若治疗时黑色素瘤已扩散,死亡风险极高,大部分皮肤癌致死的病例均由黑色素瘤引起。近期有研究表明,抑制皮肤癌细胞的增殖除了可以通过促进癌细胞凋亡、自噬等常见机制发挥作用外,还可以通过促进癌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而起到抑制其增殖,最终发挥预防或治疗作用。

甘草作为一种优良的天然植物资源及中药材,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畜牧等领域。目前甘草药材主要采用水提或碱水提取法生产甘草浸膏、甘草酸粗提物等,前期我们研究发现,甘草中除了中等极性的活性化合物以外,还存在着丰富的弱极性黄酮类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活性(方诗琦,冷康,段金廒,李存玉,魏娟花,郑云枫,彭国平。甘草黄酮类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成药,2015,37(11):2443-2448.)。但是关于甘草黄酮类成分抗皮肤癌的活性较少。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甘草资源,本发明对甘草中弱极性总黄酮的提取精制工艺进行优化,并在活性筛选研究过程中发现,甘草弱极性总黄酮部位具有良好的抑制黑色素癌细胞(B16-F10、A375、A2058)生长的作用。进一步的活性物质筛选研究发现,其中的3个具异戊二烯基的不同类型黄酮成分—甘草异黄酮B(异黄酮),新甘草酚(香豆素)和甘草查耳酮A(查耳酮)为其主要活性物质,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这3个主要活性成分可以分别通过不同的途径(促进癌细胞分化或淍亡)发挥作用。依据中药具多成分多靶点的研究思路,本发明以这3个主要活性成分按照不同重量比例进行大量筛选重量配伍实验,筛选出最佳的用量,且具有显著的协同抑制皮肤癌细胞功效的的组合物。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抗皮肤癌作用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甘草异黄酮B,新甘草酚和甘草查耳酮A;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一种具有抗皮肤癌作用的组合物,该组合物由甘草异黄酮B1重量份,新甘草酚1~3重量份和甘草查耳酮A1~3重量份组成。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一种具有抗皮肤癌作用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由甘草异黄酮B1重量份,新甘草酚2重量份,甘草查耳酮A2重量份组成。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具有抗皮肤癌作用的组合物,所述甘草异黄酮B,新甘草酚,甘草查耳酮A的制备方法为:

(1)取甘草,采用乙醇提取,减压回收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5稠膏;

(2)取稠膏,加入吸附剂,拌匀,干燥,粉碎,装入超临界萃取斧中,以萃取压力10~30MPa,萃取温度45~55℃,夹带剂为乙醇,夹带剂用量为5%~10%,分离压力4~10MPa,分离斧温度30~40℃,萃取时间为1~3小时,从分离斧中收集萃取液,回收乙醇,得超临界精制部位;

(3)所得超临界精制部位经ODS反相硅胶色谱柱吸附,以体积浓度60%~80%乙醇水溶液洗脱,分离获得甘草异黄酮B,新甘草酚和甘草查耳酮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97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