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速列车真空管道的密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69844.9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7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苏彬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彬诚 |
主分类号: | B61B13/10 | 分类号: | B61B13/10;F16K5/06;F16K5/08;F16K27/06;F16K31/04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陈巍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机构 右阀体 左阀体 轨道 密封系统 真空管道 高速列车 开合 高速列车运行 贯通连接 贯通设置 快速开合 驱动机构 水平架设 水平铺设 固定座 两端面 让位槽 密闭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速列车真空管道的密封系统,包括第一连接机构,以及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中部贯通设置有通道的固定座、左阀体和右阀体、驱动机构,水平铺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的通道内的第一轨道、以及水平架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的通道内用于和所述第一轨道贯通连接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相对两端面之间开设有用于所述左阀体和右阀体顺畅开合的让位槽。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密封系统,通过左阀体和右阀体的同步快速开合,能够快速的实现真空管道密闭,此外,由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不会随左阀体和右阀体的开合而移动,因而在左阀体和右阀体打开后,将极大的提升了高速列车运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列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速列车真空管道的密封系统。
背景技术
真空高速列车系统,为了提高抽真空的效率,需要在行走的列车前方的真空管道设置能快速开关的密封阀门,以保证列车前方的真空管道压力上升,提高前方真空泵的抽气效率;或者在真空管道内部出现火灾等特殊情况时,需要迅速将列车停车段的两头的真空管道腔体进行密封隔离,保证乘员能在停车段真空管道中快速回复常压后逃生,之后也只需要恢复停车段的真空管道的真空后就能够保证高速列车的恢复正常通行。而现有技术下用于真空管道的腔体密封隔离的密封系统,由于用于密封真空管道的阀体中的隔离阀板或者阀球仅设置为一个整体,开关耗时较长,在提高列车前方真空泵效率上作用有限,而且对安全事故的处理也造成较大的影响,采用现有方式设计,由于列车轨道会随阀体一起转动,在移动不到位时,很容易造成高速列车脱轨、高速列车车头撞击阀体等车毁人亡事故的发生。因此有必要设计一个较为合理的方案加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速列车真空管道的密封系统,该密封系统通过同步快速开合的左阀体和右阀体的设置,能够稳定可靠的实现真空管道的快速密闭,且通过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设置,有效提升高速列车运行时的可靠性。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高速列车真空管道的密封系统,包括第一连接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配合后形成高速列车真空通道的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和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分别与对应的真空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中部贯通设置有通道的固定座、枢接于所述固定座的通道内用于关闭所述高速列车真空通道的左阀体和右阀体、架设于所述固定座的顶面和/或底面用于驱动所述左阀体和右阀体同步开合的驱动机构,水平铺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的通道内的第一轨道、以及水平架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的通道内用于和所述第一轨道贯通连接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相对两端面之间开设有用于所述左阀体和右阀体顺畅开合的让位槽。
其中,所述左阀体和右阀体均呈球面状设置,所述左阀体和右阀体的内壁从上到下依次平行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所述左阀体和右阀体受到强烈冲击后撕裂成条状的撕裂槽。
其中,所述左阀体和右阀体的上端,以及所述左阀体和右阀体的下端均相互枢接,且所述左阀体和右阀体的枢接端均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
其中,所述左阀体的上端和所述右阀体的下端均设置有枢接套,所述枢接套分别与对应设置于所述左阀体的下端和所述右阀体的上端的枢接轴相枢接。
其中,所述枢接套紧固有用于和所述驱动机构相啮合的第一从动轮,所述枢接轴紧固有用于和所述驱动机构相啮合的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上下平行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两侧的第一传动轮组和第二传动轮组、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轮组外侧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轮组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轮组外侧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轮组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的顶面和底面,所述固定座的顶面和底面相对的两个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轴通过第一传动轴相连接,所述固定座的顶面和底面相对的两个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轴通过第二传动轴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彬诚,未经苏彬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98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