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叉甲基丁内酯二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70466.6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4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C07D307/58 | 分类号: | C07D307/58;A61K31/365;A61P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杨海军 |
地址: | 31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血糖 活性 甲基 内酯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叉甲基丁内酯型二萜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20H28O5,结构末端有一个α,β‑不饱和内酯环,分子链中含有羧基取代基。体外降血糖活性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叉甲基丁内酯型二萜化合物对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等均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IC50仅为阳性药(阿卡波糖)的约十五分之一。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叉甲基丁内酯型二萜化合物体外降血糖活性强,可望开发成新的降血糖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化合物,具体涉及从中药三白草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叉甲基丁内酯二萜类新化合物及其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疾病中的用途,属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3.6亿,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6亿。我国已有糖尿病患者人数约9200万,成为世界上糖尿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糖尿病患者体内代谢紊乱若得不到及时控制,可引起全身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可累及多个器官组织损害,如导致失明、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肢体坏疽等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三大“健康杀手”。
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多以西药控制症状为主,且具有胃肠道反应、肝损伤、低血糖等严重不良反应。糖尿病在我国传统医学里称为“消渴症”。早在二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之《素问》、《灵枢》中就记载了“消渴症”,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中药具有作用缓和持久、毒副作用小,适合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等特点,并在有效预防和缓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方面有着化学药物不可替代的综合优势,已引起医药界越来越多关注。因此,从具有显著降血糖活性的中药中寻找具有抗糖尿病活性的新型天然产物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三白草系三白草科植物Saururus chinensis(Lour.)Baill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尿结石,肾炎水肿,白带过多等症,同时在韩国、日本等地也作为民间常用药物。国内外通过整体动物、细胞、分子等多种药效学实验均已证明三白草具有显著降血糖活性,同时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凝血异常,但对三白草中具有降血糖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研究报道甚少。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对三白草化学成分和降血糖活性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分离得到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叉甲基丁内酯二萜类化合物。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叉甲基丁内酯二萜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
分子式为C20H28O5,结构末端有一个α,β-不饱和内酯环,分子链中含有羧基取代基,本发明将其命名为三白草二萜D。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叉甲基丁内酯二萜的提取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干燥的三白草地上部分,用溶剂提取法或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回收溶剂后,得到三白草提取物;
(2)取三白草提取物经硅胶柱色谱、MCI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方法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三白草二萜D。
以上制备方法中,步骤1提取方法可以是冷浸、渗漉、微波提取、超声提取、回流提取、超临界CO2萃取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04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