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眼强化屏蔽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1004.6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1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黄熠;王尔钧;李炎军;刘和兴;顾纯巍;陈浩东;何连;吴志明;孟文波;徐一龙;赵学战;余意;向兴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035 | 分类号: | C09K8/03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屏蔽剂 井眼 环氧树脂 丙烯酸酯聚合物 反应性硅油 有机硅树脂 去离子水 封堵剂 乳化剂 催化剂 泥岩 化工技术领域 岩心 能力增强 温度条件 砂岩 反应釜 重量份 出料 封堵 保温 冷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眼强化屏蔽剂及制备方法,属于化工技术领域;由重量份为有机硅树脂40~68份,丙烯酸酯聚合物10~22份,环氧树脂6~22份,纳米封堵剂0.5~1.0份,反应性硅油10~18份,催化剂0.1~0.5份,乳化剂0.5~1份,去离子水80~100份的组分组成;制备方法为向反应釜中依次投入有机硅树脂、丙烯酸酯聚合物、环氧树脂、反应性硅油和去离子水,搅拌均匀,调节pH值在7~9范围;加入乳化剂,搅拌2h,然后加入纳米封堵剂,搅拌3h,并升温至80~90℃;加入催化剂,在100~120℃温度条件下反应5h,降温至50~60℃,保温2h,冷却,出料;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制备的井眼强化屏蔽剂性能稳定,品质好,可使砂岩和泥岩岩心的抗压强度和封堵能力增强,稳定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眼强化屏蔽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深水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钻井过程中,浅层地层岩石欠压实易漏、深部高温地层泥岩地层井壁易失稳、高温高压气层易漏易喷是制约深水高温高压气田钻井安全的重要因素,而现场加入钻井液封堵材料和配置堵漏浆是预防和解决井壁失稳及漏失的主要技术措施。
钻井封堵技术主要通过控制滤失量和添加沥青类封堵材料来减少滤液向地层的侵入,进而预防井壁失稳,这类措施虽然有效,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地层岩石的胶结性和稳定性,且由于钻井液各个组分的影响,很多封堵剂材料往往达不到理想的应用效果。堵漏浆则是根据漏失特点,选用合理级配的果壳、纤维、石英砂、云母、碳酸钙等惰性材料,按一定比例配置成堵漏浆,然后泵入井下在漏失通道上形成封堵层来解决漏失问题。配置堵漏浆的方式虽然解决了很多漏失问题,但是期间的风险和带来的潜在经济损失巨大,且很被动。
对于深水气田,由于地层的复杂性和非均质性,漏失风险和井壁失稳风险预测和判断难度大,因此给井下作业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适用于全井段的能够增强井壁胶结强度和稳定性的井眼强化屏蔽剂及屏蔽液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眼强化屏蔽剂,性能优良,用于钻井作业,使砂岩和泥岩岩心的抗压强度和封堵能力增强,稳定性能提高。
为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井眼强化屏蔽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有机硅树脂40~68份,丙烯酸酯聚合物10~22份,环氧树脂6~22份,纳米封堵剂0.5~1.0份,反应性硅油10~18份,催化剂0.1~0.5份,乳化剂0.5~1份,去离子水80~100份。
所述的有机硅树脂是指聚烷基硅树脂、聚芳基硅树脂、聚烷基芳基硅树脂、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聚酯改性有机硅树脂、聚酰亚胺改性有机硅树脂、酚醛改性有机硅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丙烯酸酯聚合物是指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2-甲基丙烯酸甲酯、2-甲基丙烯酸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环氧树脂是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纳米封堵剂是指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反应性硅油是指含氢硅油、羟基硅油、乙烯基硅油、氨基硅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催化剂是指二丁基三月桂酸锡辛酸亚锡、二丁基二醋酸锡、二乙基二辛酸锡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乳化剂是指吐温80。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井眼强化屏蔽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配方向反应釜中依次投入有机硅树脂、丙烯酸酯聚合物、环氧树脂、反应性硅油和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加入适量烧碱调节pH值在7~9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10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