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电缆配电线路双端行波故障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71354.2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1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卡;赵丽惠;杨帆;孙建华;孙二双;李印阳;许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655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配电 线路 行波 故障 定位 方法 | ||
1.一种纯电缆配电线路双端行波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缆配电线路包括主干线路和与所述主干线路上的分支点连接的分支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主干线路上的分支点为标准值点,以该标准值点故障时行波到达主干线路两端的时间差值ΔT作为标准值;
S2测量并计算实际故障点的故障初始行波传播到主干线路两端的时间差Δt:
S3比较ΔT与Δt,
若Δt≠ΔT,则故障发生在主干线路上,
若Δt=ΔT,则故障发生在主干线路上的分支点或分支域内;
还包括步骤:
S4所述分支域包括i条分支线路,在分支域外任一点设置故障点,依次通过试验或仿真测试该故障点行波到达各分支末端与分支点的时间差记为ΔToi(i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构建行波时差参考数组HO:
HO=[ΔTO1,...,ΔTOi]
S5测量并计算实际故障点的故障初始行波到达各分支末端与分支点的时间差记为ΔtOi,构建行波时差测量数组hO:
hO=[ΔtO1,...,ΔtOi]
S6当所述S3步骤中的Δt=ΔT时,
若数组HO和hO满足Δtoi=ΔToi,则表示故障发生在主干线路上的分支点;
若数组HO和hO满足Δtox<ΔTox且Δtoy=ΔToy,则表示故障发生在第x条分支线路,其中,x、y属于(1,...,i),且x≠y。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缆配电线路双端行波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定主干线路的两端为M点和N点,主干线路上的分支点为O点,
其中,行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为v,TOM为行波从O点到达M点的传播时间,TON为行波从O点到达N点的传播时间,LMO、LNO分别表示MO段和NO段的长度;
若Δt<ΔT,则故障发生在主干线路MO段;
若ΔtΔT,则故障发生在主干线路NO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纯电缆配电线路双端行波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S7当故障发生在主干线路,设故障点为F点,
其中,LMF、LNF分别表示MF段和NF段的长度;
当Δt<ΔT时,故障点F距M点的距离为LMF,
其中,L1为主干线路MN段的长度;
当ΔtΔT时,故障点F距N点的距离为LNF,
LNF=L1-LMF。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缆配电线路双端行波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S8设K点为第x条分支线路的末端,当故障点F位于发生于第x条分支线路内时,故障点F到第x条分支线路末端K点的距离为LKF,
其中,行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为v,LKO为K点至O点的距离,tk、tO分别表示故障初始行波从故障点到达K点、O点的传播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135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系统运行时的可靠性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配电线路双端行波故障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