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波固化耐热凝胶电解液的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1991.X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7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贾明;赖延清;蒋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9/035 | 分类号: | H01G9/035;H01G9/1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10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液体系 凝胶电解液 芯包 电容器 微波固化 耐热 贴合 高分子化合物 耐热性 抗坏血酸钠 电导率 铝箔 结构稳定 聚合单体 热引发剂 微波加热 交联剂 凝胶状 附着 聚合 制备 保证 | ||
一种基于微波固化耐热凝胶电解液的电容器,包括外壳和芯包,芯包上形成有凝胶电解液,凝胶电解液包括溶液体系和溶液体系,溶液体系和溶液体系的体积比例为1:4‑7:1,溶液体系为在微波加热的情况下聚合得到的凝胶状高分子化合物,溶液体系附着在溶液体系上;溶液体系包括80%‑95%的聚合单体、RGO1‑6%、1%‑10%的交联剂、0.1‑5%抗坏血酸钠和0.1%‑5%的热引发剂。本发明采用凝胶电解液,使得芯包内部的结构稳定(凝胶电解液与铝箔贴合紧密,层与层贴合紧密);RGO的加入能够保证凝胶电解液的耐热性和电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微波固化耐热凝胶电解液的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铝电解电容器由正负极铝箔铆接导针与电解纸卷绕成芯包,含浸电解液后,通过铝壳与胶塞密封形成,但是传统的铝电解电容器具有以下的缺点:1,卷绕而成的芯包,最后由胶带缠绕,电容器层与层之间存在空隙。2,电解液里一般存在0.5%~50%左右的水分,水分的存在能提高电解液的电导率,使得电容器有较小的esr值。但电容器高温寿命试验过程中,电解液挥发(包括水分)是导致产品失效的主要因素。3、传统的凝胶电解液的耐热性不好,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凝胶体系会被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热性好、导电率高、寿命长,芯包结构稳定(与铝箔贴合紧密,层与层贴合紧密)的基于微波固化耐热凝胶电解液的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微波固化耐热凝胶电解液的电容器,包括外壳和芯包,所述芯包上形成有凝胶电解液,所述凝胶电解液包括溶液体系和溶液体系,所述溶液体系和溶液体系的体积比例为1:4-7:1,所述溶液体系为在微波加热的情况下聚合得到的凝胶状高分子化合物,所述溶液体系附着在溶液体系上;所述溶液体系包括80%-95%的聚合单体、1-6%的RGO(氧化石墨粉末)、1%-10%的交联剂、0.1-5%抗坏血酸钠和0.1%-5%的热引发剂;所述聚合单体包括丙烯酸、聚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异丁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的基于微波固化耐热凝胶电解液的电容器,优选的,所述聚合单体包括聚合单体为丙烯酰胺。
上述的基于微波固化耐热凝胶电解液的电容器,优选的,所述交联剂包括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的基于微波固化耐热凝胶电解液的电容器,优选的,所述热引发剂包括过氧化氢、过硫酸盐和氢过氧化物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的基于微波固化耐热凝胶电解液的电容器,优选的,所述溶液体系包括45%-65%的主溶剂、15%-25%的辅助溶剂、8-25%的主溶质、2%-5%的副溶质以及0.5%-3%的添加剂;所述主溶剂为乙二醇,所述辅助溶剂包括水、甘油、丙三醇、山梨醇、丙二醇和1,4-丁二醇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的基于微波固化耐热凝胶电解液的电容器,优选的,所述主溶质包括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己二酸铵、辛二酸铵、壬二酸铵、癸二酸铵、1,7-癸二酸铵、异癸二酸铵、烷基癸二酸铵、十二双酸铵、2-己基己二酸的一种或多种;
副溶质:硼酸、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磷酸丁酯、磷酸单丁酯、五硼酸铵、苯二酸、对苯二酸、柠檬酸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副溶质包括硼酸、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磷酸丁酯、磷酸单丁酯、五硼酸铵、苯二酸、对苯二酸、柠檬酸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的基于微波固化耐热凝胶电解液的电容器,优选的,所述添加剂包括对硝基苯酚、邻硝基苯酚、间二硝基苯、对硝基苯甲醚或对硝基苯甲醇、次亚磷酸铵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基于微波固化耐热凝胶电解液的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裁切,将电极箔和电解纸裁切成预定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19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线圈的装配方法
- 下一篇:片式聚合物叠层铝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