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充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2296.5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2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李静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乌鲁木齐凯德道诚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地址: | 830046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过程 软件保护模块 硬件电路模块 多功能充电 充电电压 单片机 反馈控制系统 充电主电路 蓄电池充电 蓄电池 安全稳定 充电保护 充电阶段 充电控制 充电系统 电流通过 电压检测 过热现象 量程检测 实际电压 实时检测 实时控制 温度监测 有效地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充电系统,包括硬件电路模块和软件保护模块,所述硬件电路模块内设有充电主电路和充电控制回路,所述软件保护模块内设有充电阶段和充电保护,能为不同类型的蓄电池及容量不同的蓄电池充电,其充电过程中的充电电压、电流通过单片机实时控制,整个充电系统为反馈控制系统,单片机通过实时检测充电过程中的电流、电压及温度监测整个充电过程,有效地避免了充电过程中过流、过压及过热现象,使充电过程安全稳定地进行,通过电压检测便于根据外面的实际电压自动选用相应的量程检测电压,使电压越小时,检测到的电压精度越高,有助于更精确地控制充电过程中的充电电压的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功能充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石油危机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电动汽车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蓄电池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而蓄电池充电性能直接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和寿命,蓄电池一般分为铅蓄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由于蓄电池种类繁多且容量不一,不同种类和容量的蓄电池往往需要不同的充电器匹配,如果蓄电池的充电器匹配不好会出现过充过热等不安全现象,从而影响蓄电池的正常使用并缩短蓄电池寿命,因此,设计一款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能为各类蓄电池充电的多功能充电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多功能充电系统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不能为不同类型的蓄电池及容量不同的蓄电池充电,无法使其充电过程中的充电电压、电流通过单片机实时控制,整个充电系统为反馈控制系统,单片机不能通过实时检测充电过程中的电流、电压及温度监测整个充电过程,无法有效地避免了充电过程中过流、过压及过热现象,不能使充电过程安全稳定地进行,不便于根据外面的实际电压自动选用相应的量程检测电压,使电压越小时,检测到的电压精度越高,不能有助于更精确地控制充电过程中的充电电压的变化,不能精确的检测到充电电流0.1A的变化,不便于防止充电过程中电池过热,不能使充电过程能平稳和安全的进行,不便于实时显示充电过程中的充电电压、充电电流以及电池的端电压和温度,并在空闲时能显示日历、4路PWM波的占空比等,不便于检测电池电压是为了防止锂离子电池和铅蓄电池过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充电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能为不同类型的蓄电池及容量不同的蓄电池充电,无法使其充电过程中的充电电压、电流通过单片机实时控制,整个充电系统为反馈控制系统,单片机不能通过实时检测充电过程中的电流、电压及温度监测整个充电过程,无法有效地避免了充电过程中过流、过压及过热现象,不能使充电过程安全稳定地进行,不便于根据外面的实际电压自动选用相应的量程检测电压,使电压越小时,检测到的电压精度越高,不能有助于更精确地控制充电过程中的充电电压的变化,不能精确的检测到充电电流0.1A的变化,不便于防止充电过程中电池过热,不能使充电过程能平稳和安全的进行,不便于实时显示充电过程中的充电电压、充电电流以及电池的端电压和温度,并在空闲时能显示日历、4路PWM波的占空比等,不便于检测电池电压是为了防止锂离子电池和铅蓄电池过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充电系统,包括硬件电路模块和软件保护模块,所述硬件电路模块内设有充电主电路和充电控制回路,所述充电主电路采用了开关电源技术,最大功率为3500W,先将220V单相工频交流电,经4个二极管组成全桥电路进行整流,再经过大电容滤波得到300V左右的直流电,此时直流电中纹波较大,直流电通过由4个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组成的全桥逆变器,得到电压可调的高频交流电,经高频变压器耦合到副边,再经全桥整流,最后经电感电容滤波得到纹波很小的直流电为蓄电池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乌鲁木齐凯德道诚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乌鲁木齐凯德道诚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22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