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隔药灸脐药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472614.8 申请日: 2018-05-16
公开(公告)号: CN108478670B 公开(公告)日: 2020-12-01
发明(设计)人: 刘晓岚;董薛 申请(专利权)人: 刘晓岚;董薛
主分类号: A61K36/88 分类号: A61K36/88;A61P15/00;A61P29/00;A61K33/14
代理公司: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代理人: 赵斌;苗峻
地址: 250002 山东省济南***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原发性 痛经 隔药灸脐 药物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隔药灸脐药物,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藏药组合物,该药物主要由檀香、沉香、柽柳、毛诃子、肉桂、西红花、光明盐、荜苃、藏木香、大托叶云实、短穗兔耳草等药物制成;经混合并超微粉碎后最终制得产品;本发明药物为粉剂可用于脐部直接给药,临床应用方便,便于携带,成本较低,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痛、温肾固本的功效,可有效改善痛经导致的腹痛、恶心、呕吐、腰痛等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疗效确切,且安全舒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隔药灸脐药物,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藏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痛经,是指妇女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的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严重者甚至剧痛晕厥。属祖国医学“经行腹痛”范畴。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西医妇产科学将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痛经是功能性痛经,为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以青少年女性多见。而继发性痛经则是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狭窄或盆腔炎等引起的痛经,常见于育龄期妇女。

目前国内西医对原发性痛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痛经发病机理的研究,治疗多采用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但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上腹部不适、隐痛、恶心、呕吐、饱胀、嗳气、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长期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中,约有10%~15%的病人发生消化性溃疡;二线药物为口服避孕药。有研究表明有效率高达90%,此类药物通过抑制排卵,降低血液中雌激素的含量,使血液中前列腺素、催产素、血管加压素水平降低,从而抑制子宫活动。但此类药物因明显影响机体代谢而具有更多的不良反应,如体重增加、月经过少或闭经、面部色素沉着等。中医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很好的疗效,但内服中药存在治疗周期长、即时止痛效果差、口感差等弊端,令患者难以坚持。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临床操作方便、即时止痛效果好、复发率低的优点,但对于惧怕针刺、晕针的患者不适宜。

而脐疗作为一种中医外治法,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的治疗,根据近十年的中医临床报道,脐疗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显著,且脐疗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易学易会的特点,适合推广使用。

藏医药学属于传统医学,有自己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原发性痛经有系统的认识和治疗,可补充现代医学之不足,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藏药与中药相比,药效更强,更适合外用。目前藏药脐疗在国内医学领域的研究尚属空白,如何将两者更好的结合在一起用于痛经的治疗成为现有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空白之处,本发明发明人结合祖国传统医学理论,提供了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脐疗药物,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隔药灸藏药组合物,该药物主要由檀香、沉香、柽柳、毛诃子、肉桂、西红花、光明盐、荜苃、藏木香、大托叶云实、短穗兔耳草等药物制成;经混合并超微粉碎后最终制得产品;本发明药物为粉剂可用于脐部隔药灸脐,临床应用方便,便于携带,成本较低,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痛、温肾固本的功效,可有效改善痛经导致的腹痛、恶心、呕吐、腰痛等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疗效确切,且安全舒适。

隔药灸脐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脐名神阙,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通过任、督、冲、带四脉而统属全身经络,联系五脏六腑;二是药物吸收后的直接作用。脐部皮肤有丰富的微循环和静脉网,药物在脐皮肤经过穿透后,直接扩散到静脉网或腹下动脉分支而进入体循环,而脐疗用药因“香气易透”,故多以“气味俱厚”者为佳,藏药气味浓烈且药效较中药更强,故更适宜脐部外用;三是艾灸的作用。艾灸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的作用,可有效改善痛经的症状。

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根据隔药灸脐的原理,针对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理,结合对相关药物的研究后,确定了本发明的整体思路和用药标准,最终提供了如下的技术:

本发明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隔药灸脐药物,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晓岚;董薛,未经刘晓岚;董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26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