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路由器的配网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3959.5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4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2 | 分类号: | H04W12/02;H04W12/04;H04W12/06;H04W12/08;H04W76/10;H04L29/06;H04L29/08;G10L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德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1 | 代理人: | 张婵婵;王晓普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路由器 配网 授权用户 终端设备 发送 加密算法技术 接收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配置 终端设备用户 非对称性 建立连接 声纹信息 语音信息 信息库 声纹 与非 加密 鉴别 授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路由器的配网方法,包括步骤:S11.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配网请求;S12.接收使用所述终端设备用户的语音信息;S13.根据授权声纹信息库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授权用户,若是,则跳到步骤S14;S14.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SSID密码;S15.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SSID和所述的SSID密码;S16.与所述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本发明通过无线路由器自动为终端设备配置SSID密码,而无需用户手动输入,大大简化了无线路由器配网的过程,并且利用非对称性加密算法技术对SSID密码进行加密以及利用声纹信息识别技术来鉴别授权用户与非授权用户大大提高无线路由器配网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路由器的配网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配网是指将带有无线功能的终端设备,配置并连接到无线局域网中的过程。配网成功后,终端设备就连入网络可对其他智能终端设备进行访问或者接收其他智能终端设备的访问。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无线局域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场合,如家庭、公司、商场等场合,然而,用户使用终端设备时,首先就要先对终端设备进行配网操作,而现有的配网过程都是在终端设备加入到加密的无线路由器提供的无线网路时需要获取到无线网路的SSID和密码才可以成功接入该无线网络,即终端设备需要知道它要接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和这个无线网路正在使用的密码,例如,用户在家中使用终端设备对其进行配网时,首先终端设备要搜索到家里正在使用的无线路由器的SSID,然后手动输入正确的SSID密码才能连接到无线路由器,操作繁琐,这又给不具备无线专业知识的普通用户带来了一定门槛,而另一方面,只要知道SSID密码的终端设备也都能连入该无线路由器,安全性差。尤其当下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具备联网功能,但是大部分家用电器均为无屏终端设备不具备联网密码输入设备,需要借助手机等带屏终端设备进行网络连接,不便于这个无屏终端设备自身的网络连接,操作不便且具有安全漏洞。
公开号为CN 102685845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接入互联网方法与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与移动接入点AP建立连接,通过物理接收通道,接收所述移动接入点AP的服务集标识SSID信息和加密信息;将所述移动AP的SSID信息和加密信息保存在第一SSID名称中;向所述移动AP发送关闭信息,所述关闭信息用于所述移动AP关闭自身的Wi-Fi搜索功能;启动自身第一SSID名称,以使与所述移动AP通信的移动终端通过调用所述第一SSID名称中的SSID信息和加密信息接入互联网。虽然该方法能解决网络拥塞的问题,但是该方法中移动接入点AP还是通过向目标路由器发送SSID密码的方式来接入网络,还是存在操作繁琐、安全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非对称加密算法技术以及声纹信息识别技术来实现无线路由器的配网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路由器配网过程操作繁琐的问题,同时大大提高了配网过程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路由器的配网方法,包括步骤:
S1.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配网请求;
S2.接收使用所述终端设备用户的语音信息;
S3.根据授权声纹信息库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授权用户,若是,则跳到步骤S4;
S4.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SSID密码;
S5.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SSID和所述的SSID密码;
S6.与所述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配网请求携带有非对称加密算法生成的公开密钥,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SSID密码通过所述公开密钥进行加密,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SSID密码通过私有密钥进行解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39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