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制备硬组织切片的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74109.7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8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权;郑懿欣;刘存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杨慧林 |
地址: | 21513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制备 组织 切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制备硬组织切片的方法:将硬组织在多聚甲醛中固定,然后在蔗糖水溶液中浸泡;使用包埋剂包埋上述硬组织,然后进行速冻,使得包埋剂固化;将样本的一侧紧密地粘贴至粘附膜带上,然后在‑25℃~‑30℃下沿与粘附膜带的表面相平行的方向对硬组织进行切片,切片厚度为6‑8μm;将带有硬组织切片的膜带置于防脱载玻片上,带有硬组织切片的膜带上的硬组织切片通过紫外固化胶与防脱载玻片紧密贴合,然后用紫外光引发紫外固化胶聚合,去除硬组织切片表面的粘附膜带,得到硬组织切片。本发明还要求保护上述方法所制备的硬组织切片在组织染色中的应用。本发明方法简便易学、价格低廉、快捷(仅需3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制备硬组织切片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硬组织(骨骼、牙齿等)疾病,尤其是骨质疏松等骨科疾病,是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疾病。组织切片技术是研究病理过程的重要手段。骨等硬组织切片的传统方法一般是将硬组织进行固定、脱钙、包埋及切片,再染色观察。然而,在脱钙处理过程常常使一些重要的蛋白变性和一些重要信号丢失以至于敏感指标难以检测,从而严重影响了实验结果。此外,有一些重要指标(如钙化状况、骨形成动态参数等)必须通过硬组织切片来观察。目前最常用的硬组织切片方法为甲基丙稀酸甲脂树脂包埋法(MMA方法)。该方法流程复杂、成本高、耗时长(需2-3周),并需要特殊的硬组织切片机和特殊的钨钢刀片(价格大于15000元,且使用寿命有限),对使用者的要求也很高。目前,国内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单位拥有昂贵的硬组织切片机,MMA方法难以在国内推广,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国内的硬组织相关研究。
因此急需一种简便易学、耗时短、成本低,并且不依赖于特殊设备的硬组织切片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制备硬组织切片的方法及其应用,克服传统的常规硬组织切片方法制备流程复杂、成本高以及耗时长(需2-3周)等缺点,提供一种简便易学、价格低廉、快捷(仅需3天)的硬组织切片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制备硬组织切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硬组织在多聚甲醛中固定,然后在蔗糖水溶液中浸泡24-48h;
(2)使用包埋剂包埋经过步骤(1)处理的硬组织,然后进行速冻,使得包埋剂固化;
(3)将经步骤(2)处理的样本的一侧紧密地粘贴至粘附膜带上,然后在-25℃~-30℃下沿与粘附膜带的表面相平行的方向对硬组织进行切片,切片厚度为6-8μm,得到带有硬组织切片的膜带;
(4)将所述带有硬组织切片的膜带置于防脱载玻片上,所述防脱载玻片上带有紫外固化胶,所述带有硬组织切片的膜带上的硬组织切片通过所述紫外固化胶与所述防脱载玻片紧密贴合,然后用紫外光引发所述紫外固化胶聚合,去除硬组织切片表面的粘附膜带,得到所述硬组织切片。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硬组织为骨组织。
进一步地,硬组织为天然骨组织或组织工程骨组织。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硬组织为小鼠或大鼠的天然骨组织。
进一步地,硬组织为胫骨或股骨。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多聚甲醛的浓度为4%。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处理温度均为4℃。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硬组织在多聚甲醛中固定后,用PBS清洗后再用蔗糖水溶液浸泡。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硬组织在多聚甲醛中固定后,首先在10-20%(w/v)的蔗糖水溶液中浸泡6-24h,然后在体积分数为30%(w/v)的蔗糖水溶液中浸泡12-24h。蔗糖水溶液的浓度为蔗糖质量比水的体积计算后得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41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