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盐碱逆境的种子萌发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4247.5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2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峰;张华新;杨秀艳;武海雯;刘正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C1/02 | 分类号: | A01C1/02;A01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刘华联 |
地址: | 1000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子萌发 基质 壳体 盐碱 逆境 植物种子萌发 盐碱地植物 局部环境 盐碱环境 植物幼苗 植物种植 种子幼苗 农林业 营养包 上端 盐碱地 成苗 填充 成活率 开口 体内 外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盐碱逆境的种子萌发装置和方法,用于盐碱地植物种子萌发成苗,属于农林业植物种植领域,其包括上端设置有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构造成能够阻止外部盐分进入内部,并允许水分进入内部;以及填充在所述壳体内的基质,所述基质内设置有若干营养包。本发明能够在盐碱地上为植物种子萌发期创造一个适宜的局部环境,保护种子幼苗不受盐碱环境的危害,提高植物幼苗的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盐碱逆境的种子萌发装置和方法,用于盐碱地植物种子萌发成苗,属于农林业植物种植领域。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土壤盐碱化的一种土地类型,世界五大洲及其主要岛屿都有盐碱地分布,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我国盐碱地总面积约1亿公顷,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10,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和滨海等地区,且次生盐碱化土地面积仍在不断增加。盐碱地土壤含盐量高、物理结构差、养分缺乏,严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是植物(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影响农林业生产和土地绿化,严重限制了盐碱地区的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
一般植物种子萌发成苗期抗逆性最弱,最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导致死亡。盐碱地土壤含盐量高、物理结构差、养分缺乏,致使盐碱地上的植物种子无法顺利度过萌发成苗期,成为盐碱地植物天然更新的首要障碍因子。现有技术方法主要是通过施加外源物质促进盐碱胁迫下植物种子萌发,但对植物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的提高幅度相对较小,且种子萌发后会直接受到外界盐碱胁迫,一般盐碱胁迫较重时依然无法成苗存活。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盐碱逆境的种子萌发装置和方法,能够在盐碱地中创造一个适宜植物种子萌发生长的局部环境,保证植物在盐碱地中成活。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盐碱逆境的种子萌发装置,包括:
上端设置有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构造成能够阻止外部盐分进入内部,并允许水分进入内部;以及
填充在所述壳体内的基质,所述基质内设置有若干营养包。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筒形的侧壁,以及设置在所述侧壁的底部的底板;所述壳体埋设时,所述壳体内的基质的上表面与所述壳体外的土壤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侧壁的顶部设置开口向上的锥形口。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壳体的外壁包括若干支撑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层之间的过滤层。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层包括接触所述基质的内支撑层,以及接触盐碱地土壤的外支撑层;其中,所述过滤层设置在所述内支撑层和所述外支撑层之间。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层采用能够双向透水的可降解材质的板体。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层采用可降解的半透膜。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营养包分为两层设置在所述基质内,其中两层所述营养包分别为设置在种子种植位置上方的若干上层营养包,以及设置在种子种植位置下方的若干下层营养包。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营养包包括可降解的包衣和包覆在所述包衣内的养料。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基质为草炭土、蛭石和珍珠岩按一定比例混合组成。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种子萌发方法,包括:
步骤一,在外壳体中设置用于透水隔盐的过滤层;
步骤二,在外壳内填充基质,并将营养包和种子设置在基质内的相应位置上;
步骤三,在盐碱地上挖设坑洞,并将所述种子萌发装置放置在所述坑洞内,再回填土壤使所述种子萌发装置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42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树种酸化搅拌浸泡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治火龙果炭疽病、茎枯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