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投影幕的钢丝重叠卷线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5971.X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4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创视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36 | 分类号: | B66D1/36;G03B21/58 |
代理公司: | 广东金桥百信律师事务所 44413 | 代理人: | 贺文华 |
地址: | 511487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线座 转管 电动投影幕 导线环 卷线器 绕线腔 凹圈 钢丝 结构稳固度 传动效率 滑动构件 配件领域 收纳空间 出线孔 钢丝线 绕线 套接 走线 缠绕 投影 错位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投影幕的钢丝重叠卷线器,涉及投影配件领域领域,包括转管和连接转管的引线,所述转管套接有第一卷线座和第二卷线座,所述第一卷线座和第二卷线座之间形成用于缠绕引线的绕线腔体,所述第一卷线座和第二卷线座之间的远转管端相互形成凹圈,所述凹圈内设有导线环,所述导线环和第一卷线座、第二卷线座的接触面之间分别设有滑动构件,所述导线环对应绕线腔体的位置开有一出线孔;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稳固度突出,具有良好的精度,可有效的提高电动投影幕的引线的传动效率、完善引线特别是钢丝线的绕线收纳空间的结构、防止引线重叠和走线错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投影幕的钢丝重叠卷线器。
背景技术
电动投影幕,目前在世界的范围内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无论是人们在观看电影时还是在大型会议或课堂中的投影演示,均离不开电动投影幕,电动投影幕已经完美的融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随着电动投影幕的广泛应用,一些电动投影幕上存在的问题也逐步被发现。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投影幕的走线方式采用尼龙带传送和钢丝线平走传送,尼龙带传送无法承受于较重的物体,因此使用受限,而钢丝线传送承重力好,但传统的只能平走而不重叠使得钢丝在走位时容易错位,不能补正精度,以致于降低传动效率且因钢丝线走位宽使得整体架构显得笨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投影幕的钢丝重叠卷线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电动投影幕的引线的传动效率,完善引线特别是钢丝线的绕线收纳空间的结构,有效的防止引线(特别是钢丝线)重叠卷线过程中产生错位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电动投影幕的钢丝重叠卷线器,包括转管和连接转管的引线,所述转管套接有第一卷线座和第二卷线座,所述第一卷线座和第二卷线座之间形成用于缠绕引线的绕线腔体,绕线腔体的宽度略大于引线,使得引线恰好可以均匀的缠绕在绕线腔体内,有效的防止引线重叠卷线过程中产生错位,在所述所述第一卷线座和第二卷线座之间的远转管端相互形成凹圈,所述凹圈内设有导线环,所述导线环和第一卷线座、第二卷线座的接触面之间(尤其是转管径向的接触面之间)分别设有滑动构件,转管、第一卷线座和第二卷线座固定在一起,同步转动,而导线环保持不动,而滑动构件起到消除转管、第一卷线座和第二卷线座带动导线环转动的力的作用,所述导线环对应绕线腔体的位置开有一出线孔,用于引线的穿出。
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改进,本发明所述滑动构件为一圈滚珠,所述滑动构件还可以是其他部件,甚至,滑动构件可以和导线环以及第一卷线座、第二卷线座的凹圈底面共同构成类似轴承的部件,只要实现导线环相对静止,不随转管、第一卷线座和第二卷线座转动而转动即可,所述导线环和第一卷线座、第二卷线座的接触面之间设有供一圈滚珠进行滚动摩擦的环状的滚动摩擦槽,一般在导线环的两侧和第一卷线座和第二卷线座的凹圈的侧面设置供一圈滚珠进行滚动摩擦的环状的滚动摩擦槽,上述滚动摩擦槽可以定义为何钢珠接触面不是全光滑的槽,其形状可以是截面形状为呈轴对称的多边形,滚珠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设置,经过有限次数的实验可以得出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累述,由于滚珠和滚动摩擦槽的接触面不是全光滑面,使得转管在带动引线运动时,导线环不会随转管的转动而转动,出线孔保持水平竖直方向实现引线的走线。
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改进,本发明所述第一卷线座、第二卷线座的两远离端延转管的轴向部分伸出,在第一卷线座、第二卷线座的伸出部分的径向设有贯穿转管的第一螺丝孔和与第一螺丝孔配合的第一螺丝,使得第一卷线座、第二卷线座和转管之间更加的稳固,确保精度。
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改进,本发明所述转管套接有用于压紧第二卷线座的压紧座,所述压紧座和第二卷线座的接触端分别为相互嵌入的梯形结构,所述压紧座的径向设有贯穿转管的第二螺丝孔和与第二螺螺丝孔配合的第二螺丝,当逐渐拧紧第二螺丝时,压紧座可以向第二卷线座逐渐施加挤压力,以致第二卷线座逐步逼近第一卷线座,可以调整完善收纳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创视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创视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59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