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盘式倾转施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6921.3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1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黎勤涛;韦郁芬;覃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联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04 | 分类号: | B28B11/04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 代理人: | 冯菁 |
地址: | 5458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碗坯 施釉 吸盘 施釉机构 推杆 施釉装置 向上移动 传送带 转盘式 气缸 倾转 上釉 转盘 转位 电机 日用陶瓷生产 顶针 方向移动 气缸动作 上釉工艺 上釉装置 丝杆驱动 向下移动 浸入 质量差 可用 拉起 托架 釉池 釉水 转杆 转座 转动 自动化 顶住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盘式倾转施釉装置,施釉电机使施釉机构向上移动,顶转气缸动作将推杆向下拉起,放置于传送带一上的碗坯向釉池的方向移动,随后吸盘一将待施釉的碗坯放置到托架上,顶转气缸通过推杆使顶针顶住碗坯,紧接着转盘转位,施釉电机通过丝杆驱动施釉机构向下移动,碗坯完全浸入釉水当中进行施釉,待施釉完成后施釉机构向上移动,转杆气缸使转座转动,从而使完成施釉的碗坯旋转,留于碗坯底部的釉水流出,随即转盘转位到吸盘二的位置,吸盘二将碗坯运至传送带二上送走,完成上釉过程,可用于日用陶瓷生产过程中自动上釉工艺步骤,克服传统上釉装置存在的效率不高、上釉质量差、自动化程度不高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用陶瓷生产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日用陶瓷生产过程中的自动上釉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日用陶瓷生产中,各陶瓷厂家因原材料性能的差异或是各种产品外形的限制原因,施釉工序只能采用手工浸釉的工艺方法进行施釉,手工浸釉生产效率低,同时由于在施釉过程中手指接触坯体,使坯体在施釉后留下手指印,影响坯体的施釉质量。另外,由于釉水中加有多种化工材料,这些化工材料对人体有腐蚀作用,长期手工浸釉对人体有危害。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工人生产环境,降低成本等,技术人员在日用陶瓷的生产技术及生产设备上进行着不断的改进。在已有的陶瓷生产技术中,针对陶瓷上釉工序的技术文献有:
1、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2373397U】公开了一种“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瓷泥坯件头部上釉装置”, 该装置包括其上放置倒置瓷泥坯件的可旋转工位平台、为瓷泥坯件的外周表面布釉的头部外周表面浸釉装置、为瓷泥坯件的内表面布釉的头部内孔注釉装置,以及电气控制柜。该装置通过将瓷泥坯件“∩”形头部的倒置安放在旋转平台工位上并借助电气控制旋转360°进程中经二次延时停顿过程以实现了按步骤连续完成瓷泥坯件头部外周表面的上釉工序。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但结构复杂,成本高,并且只能实现对坯件某一局部的上釉而已。
2、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90834】公开了一种“ 陶瓷制品的局部表面上釉”, 该实用新型是通过将熔化辐射能施加到所述上釉位置周围的制品表面上的熔融区域从而延缓所述熔融区域的冷却以把接近所述熔融区域的所述制品中产生的热应力限制到小于所述制品的所述表面上的陶瓷材料的断裂应力来实现局部表面上釉。该实用新型主要用于修补釉彩缺陷及用作装饰,这种方式的上釉能量消耗巨大,不适用大批量生产制造过程。
3、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2246453U】公开了“一种上釉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加釉罐、稳压罐、打釉泵三个部分组成。先将釉料添加至加釉罐,通过打釉泵将釉料送入稳压罐中,再通过出料阀将釉料涂施在胶辊表面以实现上釉过程。该装置可实现较均匀的上釉过程,这种工艺过程过于繁琐,生产效率低,其上釉层厚度也受胶辊磨损纯度而变化,导致其上釉质量不稳定。
4、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2422887U】公开了一种“线路柱式绝缘子上釉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架、电机和固定坯体的卡盘,电机固定在支撑架上;电机、卡盘和胚体同轴转动。该装置可用于电瓷绝缘子生产过程的上釉工序,其卡盘式固定方式增加了胚体与上釉装置的接触面积,使得一次上釉的面积减少,影响生产效率。
5、专利文献【公开号:CN1223926】公开了一种“特别用于瓷砖的旋转上釉机”,该装置具有两个并排靠近设置的滚筒,釉料可推积在其上,第一滚筒的砖片的上表面上作不受阻滞的接触滚动,从而将釉料转移到砖片上,而第二滚筒的旋转方向与第一滚筒相反。该装置适用于瓷砖的上釉工序,但其对釉水的流变学动力参数要求非常严格,若釉水改变或釉水成分不够均匀即容易造成上釉层的厚度不一致,直接影响成品率。
6、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203187583U】名称为“日用陶瓷自动上釉装置”的实用装置专利中,储釉筒壁上设有吸釉孔,以便储釉筒内吸入釉水作为碗底上釉用,在生产过程发现,吸盘机构吸住碗坯往釉池摆动上釉过程中,碗底部接触釉水的时间比碗表面接触釉水的时间相对长一些,对于一些吸水性很强的坯体用这种方法上釉,碗底部的釉层厚度明显比碗表面的厚度大,坯体上釉不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联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联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69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