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源无线声表面波的可穿戴式体温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6963.7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3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森;张昕昱;杨.贾斯特斯.因根霍夫;宁效龙;刘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K11/26 | 分类号: | G01K11/26;G01K1/02;G01K13/00;G01D21/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叶美琴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中继设备 医护人员终端 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式 身体姿态 声表面波 体温监测 体温数据 无源无线 用户佩戴 用户体温 用户位置 声表面波传感器 室内 发射天线 发送通知 频分复用 时分复用 体温曲线 远程获取 预设 体温 发送 监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源无线声表面波的可穿戴式体温监测方法和系统,包括:通过用户佩戴的可穿戴设备上的声表面波传感器和设置于用户所处室内的无线中继设备获取用户的连续体温数据;基于用户的连续体温数据生成用户体温曲线,并将所述用户体温曲线与预设的标准体温曲线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向医护人员终端发送通知;通过用户佩戴的可穿戴设备上的发射天线和设置于用户所处室内的无线中继设备获取用户的身体姿态和用户位置,并通过所述无线中继设备将用户的身体姿态和用户位置发送至医护人员终端。可以通过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的方式同时远程获取多达数百个病人的数据,并对病人的体温和状态进行监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温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源无线声表面波的可穿戴式体温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医疗大健康产业的发展,针对病人、老年人、儿童等群体的体温监测和体温大数据分析是大势所趋。进行连续体温监测,对于某些疾病有着先知先觉的必然性,能提前发觉体温的变化并引起重视,给疾病的治疗提供先机,避免一系列并发症。
目前广泛应用的测体温解决方案有如下几种:水银温度计测腋下体温,这是一种延续多年的测温方式,然而水银有安全隐患,且测温不方便;热敏电阻温度计,这种腋下使用的电子体温计解决了水银温度计的安全隐患,但由于热敏电阻的测试时间较长,加之体积比水银温度计更大,依旧不方便;电子体温计,非接触式电子体温计的测温原理是被动接收人体散发的红外能量,通过仪器精密的测算与分析得出人体体温。
然而无论哪种体温计,都没有完全解决临床上测体温的一些需求,例如在住院部或养老院,需要实时采集、监控、分析住院病人的体温情况,给出辅助诊断依据和风险预警,这要求能实现大规模实时在线的连续体温监测手段,而基于无源无线声表面波的可穿戴式体温监测方法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源无线声表面波的可穿戴式体温监测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声表面波的无源无线式可穿戴式体温监测方法,包括:
一种基于无源无线声表面波的可穿戴式体温监测方法,包括:
通过用户佩戴的可穿戴设备上的声表面波传感器和设置于用户所处室内的无线中继设备获取用户的连续体温数据;
基于用户的连续体温数据生成用户体温曲线,并将所述用户体温曲线与预设的标准体温曲线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向医护人员终端发送通知;
通过用户佩戴的可穿戴设备上的发射天线和设置于用户所处室内的无线中继设备获取用户的身体姿态和用户位置,并通过所述无线中继设备将用户的身体姿态和用户位置发送至医护人员终端。
优选地,通过用户佩戴的可穿戴设备上的声表面波传感器和设置于用户所处室内的无线中继设备获取用户的连续体温数据,具体包括:
无线中继设备通过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方式向用户佩戴的可穿戴设备上的声表面波传感器发送不同时间间隙发出激励信号,可获取多位用户的连续体温数据;
优选地,所述声表面波传感器采用谐振型声表面波传感器或差分型声表面波测温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通过用户佩戴的可穿戴设备上的发射天线和设置于用户所处室内的无线中继设备获取用户的身体姿态和用户位置,具体包括:
通过可穿戴设备上的发射天线以及无线中继设备上的接收天线的极化特性获取用户的身体姿态和用户位置;
优选地,所述用户的身体姿态,具体包括:躺下、站立;
优选地,所述用户位置,具体包括:室内、室外。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用户体温曲线与预设的标准体温曲线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向医护人员终端发送通知,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69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WBGT指数仪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增敏型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