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泳显示屏及折叠显示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7547.9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1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胡典禄;王喜杜;陈万里;林玉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奥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67 | 分类号: | G02F1/167;G09F9/30;G09F9/37;G09G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微斗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90 | 代理人: | 唐立平 |
地址: | 51145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泳显示层 电泳显示屏 底板 像素驱动电极 子像素驱动 驱动芯片 透明导电薄膜 折叠显示器 驱动 电极设置 屏幕边框 依次层叠 电极 覆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泳显示屏,包括依次层叠连接的透明导电薄膜、电泳显示层和驱动底板,还包括驱动芯片,所述驱动底板上设置有多个子像素驱动电极,所述子像素驱动电极设置于所述电泳显示层的下方,被所述电泳显示层覆盖,所述多个子像素驱动电极通过位于所述子像素驱动电极下方的导线与所述驱动芯片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电泳显示屏具有较窄的屏幕边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泳显示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泳显示屏及折叠显示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显示器一般都是由驱动底板(thin film transistors:TFT)进行驱动显示像素。扫描线103连接到提供扫描信号的外部栅极驱动IC(Gate),信号线104连接到提供图像信号的外部源极驱动IC(Source),通过由扫描信号接通的TFT,将由源极驱动IC输入的图像信号提供给显示器,显示指定的图像。扫描线103连接到栅极驱动IC(Gate),信号线104连接到源极驱动IC(Source)的方法中,有使用印刷电路基板的TAB方法和玻璃板基芯片型(Chip On Glass),在Chip On Glass方法中,栅极驱动芯片和源极驱动芯片直接附着在显示屏的显示区侧边的边框101上,导线分布于侧边的边框上,这种布线通常称为“屏布线”(参考图1)。
“屏布线”的方式是通过在显示屏侧面进行走线,这就使得显示屏会存在一定的边框,影响显示效果。现有技术中为了减少边框的厚度,会通过改善线路材料,使得线路变细来缩小边框的厚度。或者是采用Gate on Array(GOA)的布线方式,栅极驱动芯片分解到屏的边缘做线路,来缩小显示屏的边框(参考图2)。
但上述的改善方案都仍需要在显示屏侧面进行布线,使得显示屏的边框厚度的缩小值特别有限。目前缺乏一种能够更大程度减小显示屏边框的电泳显示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屏幕边框较窄的电泳显示屏及折叠显示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泳显示屏,包括依次层叠连接的透明导电薄膜、电泳显示层和驱动底板,所述驱动底板上设置有多个子像素驱动电极和设置于多个子像素驱动电极下方的导线,所述子像素驱动电极和所述导线设置于所述电泳显示层的下方,被所述电泳显示层覆盖,所述多个子像素驱动电极通过导线与驱动芯片连接,所述导线用于为电泳显示屏提供扫描信号和图像信号。
优选地,所述驱动芯片设置于所述驱动底板上,所述驱动芯片位于所述电泳显示层的侧方,所述驱动底板为硬质底板或柔性底板,优选地,所述导线包括扫描线和信号线。
优选地,包括多个电泳显示屏、互相连接的第一柔性膜和第二柔性膜,所述多个电泳显示屏夹持于所述第一柔性膜和第二柔性膜之间,所述第一柔性膜和第二柔性膜的至少其一透明,相邻电泳显示屏之间形成折叠线,所述电泳显示屏可沿折叠线进行折叠。
优选地,所述折叠线包括主折叠线和次折叠线,所述多个电泳显示屏呈两行多列铺设于第一柔性膜上,两行电泳显示屏之间形成所述主折叠线,相邻列的电泳显示屏之间形成所述次折叠线,每个所述电泳显示屏与所述主折叠线和/或次折叠线相对的外侧边形成有连接电路。
优选地,除通过所述连接电路连接之外,相邻电泳显示屏在沿所述主折叠线和次折叠线的区域没有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电路包括第一连接电路和第二连接电路,每个所述电泳显示屏与所述主折叠线相对的外侧边均形成有第一连接电路,每行电泳显示屏的相邻电泳显示屏之间的第一连接电路互相连接。
优选地,位于所述折叠显示器的行首和/或行尾的两个电泳显示屏在与所述次折叠线相对的外侧边上形成有第二连接电路。
优选地,位于所述折叠显示器的行首和/或行尾的两个电泳显示屏在与所述次折叠线相对的外侧边上形成的第二连接电路互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电路与所述第二连接电路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芯片设置于所述连接电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奥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奥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75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