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模板施工工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8268.4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9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田春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宏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 |
代理公司: | 32262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模板 暗梁 拆模 养护 楼盖 浇筑混凝土 重复利用率 薄壁空心 表面观感 不易变形 底层钢筋 施工成本 施工工法 施工效率 体系设计 混凝体 精准度 模支架 木模板 原有的 质量差 竹胶板 爆模 位线 涨模 浇筑 混凝土 周转 保证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铝模板施工工法,解决原有的木模板,竹胶板质量差,重复利用率低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模板及模支架体系设计;步骤二,支设模板;步骤三,放暗梁及薄壁空心管管位线;步骤四,暗梁、楼盖底层钢筋安装,固定;步骤五,浇筑混凝土;步骤六,养护、拆模;浇筑完毕后应进行相应的养护,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70%时方可拆模;步骤二中所述的模板为铝模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以保证构件尺寸精准度,避免涨模、爆模现象发生,保证混凝体表面观感质量;不易变形,周转次数高,降低施工成本;安拆简单,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铝模板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施工企业在全现浇砼结构施工中,墙体木模板、竹胶板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施工质量也相应提高,此类模板板面平整光滑,可锯、可钻、耐低温,有利于冬期施工,浇筑物件表面光滑美观,不污染混凝土表面,拆装方便,操作简单,工程进展速度快;可做成变曲平面模板。
已公开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206591815U,专利名称:现浇砼结构水平模板快拆体系,申请日:20170327,其公开了一种现浇砼结构水平模板快拆体系,其包括板底模板、梁底模板、快拆件和支撑钢管,快拆件包括顶部托板、底部托板、升降螺母、连接螺母和支撑立杆,顶部托板固定于支撑立杆顶端,底部托板通过开孔套装于支撑立杆上,底部托板下设置有升降螺母,用于调节并固定底部托板,支撑立杆底部还设置有连接螺母,用于连接支撑立杆与支撑钢管;板底模板和梁底模板上预留洞口,顶部托板布置在预留洞口内,直接接触砼底;快拆件支撑板底时,底部托板紧贴顶部托板;快拆件支撑梁底时,底部托板支撑于梁底木方下。本发明与传统模板支撑体系配合使用,减少木模板的使用量,降低了木材的浪费。
但不足也显而易见,周转次数超过4次易发生翘曲;使用不当,周转不会超过10次数;需要搁栅、背楞设施,料多且容易脱胶、起鼓、起壳、开裂,重新拼装时,板缝难于处理;厚度公差不易掌握,导致建筑结构界面尺寸偏差;切割质量差,要使用合金小齿锯片切割;使用后要刷脱模剂,且需要处理板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铝模板施工工法,解决原有的木模板,竹胶板质量差,重复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铝模板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模板及模支架体系设计:根据楼盖砼板厚度、暗梁宽度与平面的位置和施工荷载进行竖向和侧向稳定、强度、刚度计算,设计模板、龙骨和支柱;
步骤二,支设模板:先搭设钢管支模架,后支设楼板模板;模板安装时,应从一边开始铺设,后安装的模板与先安装的模板顶紧;在模板安装完后,要涂刷水性脱模剂,便于模板拆除;
步骤三,放暗梁及薄壁空心管管位线;对第二步支设的模板验收合格后,在底模板上放线,对暗梁、钢筋笼、薄壁空心管、预埋水电线管盒作定位;
步骤四,暗梁、楼盖底层钢筋安装,固定;
步骤五,浇筑混凝土;
步骤六,养护、拆模;浇筑完毕后应进行相应的养护,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 70%时方可拆模。
步骤二中所述的模板为铝模板。
优选的,所述铝模板还包括表面涂料;所述表面涂料包括重量比为3:1的成分A和成分B;
所述成分A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成分B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固化剂45-65份;
促进剂5-10份;
稀释剂B 5-10份。
优选的,所述成分A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二丙二醇丁醚1-3份;分散剂1-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宏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宏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82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