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稻田的除草剂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8490.4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2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四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四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5/20 | 分类号: | A01N65/20;A01N47/36;A01N43/653;A01N33/18;A01N25/30;A01N25/08;A01P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杨霞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草剂 稻田 大豆提取液 柠檬酸 苄嘧磺隆 茶皂素 硝酸钠 重量份 助效剂 唑草酮 水体 土壤 污染 | ||
本发明涉及除草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稻田的除草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苄嘧磺隆10‑20份、唑草酮5‑12份、茶皂素7‑10份、二甲戌乐灵5‑10份、助效剂5‑10份、大豆提取液5‑10份、硝酸钠1‑5份、柠檬酸1‑2份。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除草剂利用效率,减轻除草剂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草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稻田的除草剂。
背景技术
现今,为了提高企业效益,常常在水稻生产中施用除草剂,由于除草剂施用不合理、农田管理粗放且片面追求快速灭杀效果,除草剂施用量中90%以上的活性成分未作用于靶标生物,而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或在环境中迁移,成为土壤和水体污染问题的重要源头。因此,提高除草剂利用率对减轻除草剂污染具有双重意义。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稻田的除草剂。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除草剂利用效率,减轻除草剂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稻田的除草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苄嘧磺隆10-20份、唑草酮5-12份、茶皂素7-10份、二甲戌乐灵5-10份、助效剂5-10份、大豆提取液5-10份、硝酸钠1-5份、柠檬酸1-2份。
优选地,所述助效剂的制备工艺如下:将玉米淀粉溶解在磷酸氢二钠缓冲液中,调节pH值至酸性,磁力搅拌,得到玉米淀粉分散液;向玉米淀粉分散液中加入硅藻土,调节温度,搅拌反应,加入纳米二氧化钛,搅拌反应,将得到的反应浆料离心分离,弃去上清液,洗涤,冷冻干燥,得到助效剂。
优选地,所述助效剂的制备工艺如下:将玉米淀粉溶解在磷酸氢二钠缓冲液中,调节pH值至4-5,在40-55℃下磁力搅拌35-45min,得到玉米淀粉分散液;向1.5-2重量份的玉米淀粉分散液中加入0.8-1.2重量份的硅藻土,调节温度至55-65℃,保温搅拌反应2-3.5h,加入0.4-0.7重量份的纳米二氧化钛,继续保温搅拌反应3-5.5h,将得到的反应浆料于30-35℃下离心分离20-30min,弃去上清液,洗涤,冷冻干燥,得到助效剂。
优选地,所述搅拌反应的转速为1000-2000r/min。
优选地,所述离心分离的转速为3000-4000r/min。
优选地,所述磷酸氢二钠缓冲液的浓度为20-30mmol/L。
优选地,所述大豆提取液的质量分数为25-65wt%。
本发明可按常规方法进行制备。
本发明的原料包括:苄嘧磺隆、唑草酮、茶皂素、二甲戌乐灵、助效剂、大豆提取液、硝酸钠、柠檬酸,各原料之间相容性好,优选方案中,在助效剂的制备过程中,首先以玉米淀粉对硅藻土进行改性,通过反应,玉米淀粉高分子聚合物链插入到硅藻土层间,使硅藻土层间距增加,但层状结构仍处于有序状态,玉米淀粉的插入改善了硅藻土的层间微环境,提高了硅藻土与纳米二氧化钛的复合作用,使纳米二氧化钛有效吸附于硅藻土层间,当再与苄嘧磺隆、唑草酮等原料作用时,苄嘧磺隆、唑草酮等原料含有的极性基团如梭基、醚键等可以通过配位、氢键等极性作用与改性硅藻土中的纳米二氧化钛结合,进而进入到改性硅藻土层间,此时的改性硅藻土为载体,能够有效延缓本发明的释放,调控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进而抑制本发明的淋溶、蒸发损失,提高本发明的利用效率,从源头上减轻除草剂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稻田的除草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苄嘧磺隆10份、唑草酮12份、茶皂素7份、二甲戌乐灵10份、助效剂5份、大豆提取液10份、硝酸钠1份、柠檬酸2份。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四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四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84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