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炭基复合肥料生产用生物质炭化炉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9205.0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9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金政辉;杨友坤;张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1/04 | 分类号: | C10B1/04;C10B5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叶美琴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料室 干燥室 冷却室 炭化室 陈化 翻门 室内 生物质炭化炉 炭基复合肥料 生物质材料 从上至下 炭化工艺 炭化 紧凑 干燥装置 炉体内部 燃烧装置 顺序设置 炭化效率 物质材料 转运设备 出炭口 进料斗 炭化腔 供料 炉体 体内 生产 运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炭基复合肥料生产用生物质炭化炉,炉体内部从上至下顺序设有储料室、干燥室、炭化室和陈化冷却室,储料室上方设有进料斗,炉体在储料室和干燥室之间安装有供料球,干燥室和炭化室之间设有第一翻门,炭化室和陈化冷却室之间设有第二翻门,陈化冷却室出炭口设有第三翻门,干燥室内设有干燥装置,炭化室内设有燃烧装置;本发明中的储料室、干燥室、炭化室、陈化冷却室在炉体内从上至下顺序设置,生物质材料在任意一个腔室内完成炭化工艺后,打开翻门生物质材料即可落入下一个腔室内,不需要额外的转运设备来运输生物质材料,因而各级炭化腔室之间更加紧凑,各级炭化工艺之间也更加紧凑,进而炭化效率和炭化品质都得到了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炭化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炭基复合肥料生产用生物质炭化炉。
背景技术
农作物秸秆是一类重要的农业废弃物,也是一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然而,一直以来,农作物秸秆被随意丢弃、焚烧,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处理和利用问题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作为国家重点支持和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领域的重要内容。
因此,大力发展农作物秸秆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目前,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直接还田、用作燃料、堆肥发酵、气化,液化等。但是,这些技术依然受到多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存在着种种问题,如处理周期较长、条件要求较高、处理效率较低,对环境存在着二次污染等。
近年来,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的肥料化利用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其中将农作物秸秆炭化后形成的生物质炭应用于复合肥料的生产中,具有显著的土壤改良和作物增产效果,此外,农作物秸秆炭化形成生物质炭,还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发展低碳农业和土壤固碳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然而,生物质炭的形成必须在高温、缺氧或厌氧的条件下才能实现,为了保证生物质炭良好的水肥吸附保蓄性能和物理化学品质,必须依赖于一种能够满足要求的高效生物质炭化炉。现有的生物质炭化炉存在着操作不方便、高耗能、炭化条件不稳定、炭化效率低、炭化物品质差等问题,亟待改进和完善。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炭基复合肥料生产用生物质炭化炉。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炭基复合肥料生产用生物质炭化炉,包括炉体,炉体内部从上至下顺序设有储料室、干燥室、炭化室和陈化冷却室,储料室上方设有进料斗,炉体在储料室和干燥室之间形成有供料段,供料段内可转动地安装有供料球,供料球表面与供料段侧壁之间预留有供生物质材料通过的间隙,干燥室和炭化室之间设有第一翻门,炭化室和陈化冷却室之间设有第二翻门,陈化冷却室出炭口设有第三翻门,干燥室内设有干燥装置,炭化室内设有燃烧装置。
优选地,供料球表面向外延伸形成有多个用于扒拉生物质材料的翅片。
优选地,燃烧装置位于炭化室中部,燃烧装置上开设有多个导热孔。
优选地,燃烧装置内设有燃烧腔室,干燥装置内设有干燥腔室,干燥腔室与燃烧腔室相连通。
优选地,储料室进料口上铰接有盖板。
优选地,还包括传送装置,传送装置位于陈化冷却室出炭口下方。
优选地,炉体外侧壁上固定有爬梯。
优选地,电机驱动供料球转动。
优选地,第二翻门表面包覆有保温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92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炼焦实验焦炉及炼焦实验方法
- 下一篇:具新型炒料板的炭化转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