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串列扑翼实验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80519.2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4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实;潘天宇;彭连松;郑孟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F5/60 | 分类号: | B64F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51 | 代理人: | 李伟波;韩德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列 实验 平台 | ||
1.一种串列扑翼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型翼,包括第一模型翼和第二模型翼,用于模仿昆虫翅膀运动;以及
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均由各自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驱动,用于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模型翼和所述第二模型翼运动,
其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分别包括:
第一转轴,通过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而进行转动;
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杆部插入所述第一转轴的限位孔中,并采用过盈配合进行轴向定位;
第二转轴,通过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而进行转动;以及
L型杆,所述L型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转轴中且与所述模型翼连接,所述L型杆的另一端插入所述限位杆的限位槽中,通过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所述L型杆在所述限位槽中进行转动和滑动,从而带动所述模型翼进行扑动和翻转;
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一连杆组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相连,通过所述第一连杆组将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转化为第一转轴的转动;以及
所述第二转轴通过第二连杆组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相连,通过所述第二连杆组将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转化为第二转轴的转动;
所述第一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
所述第二连杆组包括第四连杆、第五连杆及第六连杆,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五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五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六连杆的一端,所述第六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转轴;
所述扑翼机构还包括箱体,包括容纳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第一箱体和容纳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第二箱体;
在第一箱体的上部配置有电机座;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上下配置在电机座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列扑翼机构,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转速和相位相同时,所述模型翼进行扑动运动;
当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转速和相位不同时,所述模型翼进行扑动和翻转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列扑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三连杆的尺寸相同,所述第四连杆与第六连杆的尺寸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串列扑翼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六轴力传感器,所述六轴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L型杆与所述模型翼之间,用于测量所述模型翼受到的力与力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串列扑翼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安装至所述箱体,从而为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提供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串列扑翼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分别将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轴向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上。
7.一种串列扑翼实验平台,用于在水洞的流场中进行昆虫扑翼实验,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底板、吊臂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串列扑翼机构,
所述串列扑翼机构通过所述支架固定至所述底板;
所述底板包括滑槽,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滑槽上,并且所述支架能够沿着所述滑槽在水洞内轴向滑动;
所述底板与所述吊臂固定连接,从而通过所述吊臂将所述串列扑翼机构安装至水洞的横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05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