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重金属的液体低碱速凝剂及其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0826.0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9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董翠平;马丽涛;王浩雨;邢凯;宋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萧县沃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鑫固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12 | 分类号: | C04B24/12;C04B103/12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黄晶晶 |
地址: | 235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速凝剂 低碱速凝剂 水合硫酸铝 三乙醇胺 氢氟酸 乙二醇 重金属 后向 制备 合成 废物排放 分离处理 含铬铝泥 重量组份 出料 耗能 减小 铝铬 铝泥 加热 保温 污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重金属的液体低碱速凝剂及其合成方法,所述速凝剂由以下重量组份的原料制成:水200~350份、含铬铝泥50~100份、氢氟酸30~100份、乙二醇15~30份、三乙醇胺15~50份、水合硫酸铝300~450份,其制备方法:向四口烧品内加入水100份并加热,向其中加入铝泥,搅拌混合均匀后向其中加入氢氟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反应结束后向其中加入乙二醇,继续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剩余的水和水合硫酸铝,保温、反应,反应结束加三乙醇胺,搅拌,再降温出料即得本发明的速凝剂,本发明避免了废物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解决了铝铬分离处理较复杂、不易处理、耗能大、成本高等问题,本发明制得的速凝剂降低了制备成本、缩短了速凝周期,减小了速凝时间、增强了速凝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速凝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重金属的液体低碱速凝剂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含铬铝泥处置方式是填埋,铝泥中的铬是致癌物质,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种方法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而且存在污染隐患、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目前很多科学家着手对铝泥中的铬、铝进行分离,净化分离铬技术进行研究,净化分离过程复杂、耗能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含重金属的液体低碱速凝剂及其合成方法,实现了含铬铝泥的再利用,防止了含铬铝泥对环境、对人体的污染与损害,本发明中利用氢氟酸与铝泥反应,合成铝盐速凝剂,所得速凝剂有效增加了速凝效果,使凝结时间变短,成本降低、周期缩短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含重金属的液体低碱速凝剂,由以下重量组份的原料制成:水200~350份、含铬铝泥50~100份、氢氟酸30~100份、乙二醇15~30份、三乙醇胺15~50份、水合硫酸铝300~450份。
优选的,含重金属的液体低碱速凝剂由以下重量组份的原料制成:水300份、含铬铝泥75份、氢氟酸65份、乙二醇20份、三乙醇胺35份、水合硫酸铝375份。
优选的,含重金属的液体低碱速凝剂的合成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按配方比称取各原料;
(2)向四口烧瓶内加入水100份,并将水加热至40~45℃,再向四口烧瓶加入含铬铝泥,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氢氟酸,升温至85~95℃反应2~3.5h,反应结束后向四口烧瓶中加入乙二醇,控制四口烧瓶内混合物温度为90~95℃,反应0.5~1h,得混合A物;
(3)向混合A物中加入剩余量的水和水合硫酸铝,升温至85~90℃,保温2~3h,反应结束加入三乙醇胺,均匀搅拌30min,降至室温出料,得速凝剂。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向四口烧瓶加入氢氟酸后升温至90℃,反应3h。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向四口烧瓶中加入乙二醇后,控制四口烧瓶内混合物温度为90℃。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升温至92℃,保温2.5h。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直接利用含铬的铝泥,在90℃左右的酸性条件下,氟离子与铝离子形成络合物,无需经任何处理直接用于液体低碱速凝剂的合成,避免了废物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解决了铝铬分离处理较复杂、不易处理、耗能大、成本高等问题,有效的将危险废物再利用。
(2)本发明是直接利用氟离子对速凝剂进行改性,利用氟离子较强的络合性,增加了产品的速凝效果,使凝结时间较短,成本低、周期短。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萧县沃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鑫固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萧县沃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鑫固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08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