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外健身器材限位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1301.9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5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尼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创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2/14 | 分类号: | A63B22/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式限位装置 夜光 室外健身器材 活动健身 嵌入安装 限位结构 转盘 底座支撑 上端 滑动槽 手轮 下端 焊接 健身器械 传统器械 随意调节 可调节 上表面 下表面 人群 器械 室外 幼儿 放松 休闲 公园 | ||
1.一种室外健身器材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底座支撑壳(1)、滑动槽(2)、夜光升降式限位装置(3)、连接U形杆(4)、手轮(5)、活动健身转盘(6),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支撑壳(1)上表面与夜光升降式限位装置(3)下表面相焊接并且处于同一轴心,所述滑动槽(2)背部嵌入安装在夜光升降式限位装置(3)外表面,所述连接U形杆(4)一端嵌入安装在夜光升降式限位装置(3)上,所述活动健身转盘(6)下端嵌入安装在连接U形杆(4)上端,所述手轮(5)下端与活动健身转盘(6)上端相焊接。
所述夜光升降式限位装置(3)包括综合传导制动机构(31)、自动储电机构(32)、夜间照明机构(33)、气压氮气升降机构(34)、往复推动控制机构(35)、脚踩升降制动机构(36)、防水外筒(37);
所述自动储电机构(32)设于合传导制动机构(31)下端,所述合传导制动机构(31)下端嵌入安装在防水外筒(37)上端,所述气压氮气升降机构(34)设于自动储电机构(32)下端,所述夜间照明机构(33)通过往复推动控制机构(35)与气压氮气升降机构(34)相连接,所述往复推动控制机构(35)设于气压氮气升降机构(34)下端,所述脚踩升降制动机构(36)通过综合传导制动机构(31)与往复推动控制机构(3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健身器材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传导制动机构(31)包括椭圆重力球(311)、第一定滑轮(312)、第一定距拉线(313)、三角定滑轮(314)、第一连接支杆(315)、凹齿直齿轮(316)、单向凸齿杆(317)、第一复位弹簧(318)、第二定滑轮(319)、固定吊架(3110)、第三定滑轮(3111)、第二连接支杆(3112)、第二定距拉线(3113)、第三定距拉线(3114)、固定连接轮(3115)、凹槽定位块(3116),所述固定连接轮(3115)左端通过第三定距拉线(3114)与第二连接支杆(3112)右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支杆(3112)左下端通过第二定距拉线(3113)与第三定滑轮(3111)右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定滑轮(3111)左端通过第二定距拉线(3113)与椭圆重力球(311)上端相连接,所述椭圆重力球(311)下端通过第一定滑轮(312)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定滑轮(312)下端通过第一定距拉线(313)与第二定滑轮(319)右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定滑轮(319)下端通过第一定距拉线(313)与单向凸齿杆(317)右端相连接,所述单向凸齿杆(317)左端与第一复位弹簧(318)右端相焊接,所述凹齿直齿轮(316)下端与单向凸齿杆(317)上端相啮合并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连接支杆(315)右下端通过销钉与凹齿直齿轮(316)左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支杆(315)左上端通过销钉与三角定滑轮(314)左端相连接,所述固定吊架(3110)下端通过销钉与第三定滑轮(3111)轴心相连接,所述三角定滑轮(314)与往复推动控制机构(35)相连接,所述固定连接轮(3115)通过第三定距拉线(3114)与脚踩升降制动机构(36)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健身器材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储电机构(32)包括太阳能转化防水外壳(321)、第一电源导线(322)、转化蓄电池(323)、电池固定架(324)、支撑底板(325)、输入端子(326),所述支撑底板(325)上表面与电池固定架(324)下表面相焊接并且相互垂直,所述转化蓄电池(323)下端嵌入安装在电池固定架(324)上端并且处于同一轴心,所述支撑底板(325)上表面与转化蓄电池(323)下端贴合并且相互垂直,所述输入端子(326)共有两个并且通过焊接方式分别安装与转化蓄电池(323)左右两端,所述第一电源导线(322)共有两个并且通过焊接方式分别安装与输入端子(326)左右两端,所述第一电源导线(322)与夜间照明机构(33)相连接,所述转化蓄电池(323)上端与夜间照明机构(33)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创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科创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13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感单车踏频检测训练方法
- 下一篇:腰髋前侧拉伸康复训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