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端加热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82182.9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3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刘熊;李永福;王谦;吴高林;彭华东;赵晶;李小平;宫林;籍勇亮;张先树;刘佳;王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文芳 |
地址: | 401123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端 加热 配电 变压器 绕组 材质 无损 检测 系统 | ||
1.一种两端加热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系统,包括有检测装置(1)、第一导电杆(3)、第二导电杆(4)和待测绕组(8),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1)通过采集线分别与变压器上的第一导电杆(3)和第二导电杆(4)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杆(3)上设置有第一加热模块(5);所述第二导电杆(4)上设置有第二加热模块(6);
所述检测装置(1)上还设置有加热端口(15),所述第一加热模块(5)和第二加热模块(6)通过加热线(14)与所述加热端口(15)连接;
待测绕组(8)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铜排连接线(10)、第二铜排连接线(11)与第一导电杆(3)和第二导电杆(4)连接;
所述第一铜排连接线(10)与第二铜排连接线(11)长度不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端加热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1)包括有:处理器、温度采集模块、热电势采集模块、加热控制模块和材质分析模块;
温度采集模块分别采集第一导电杆(3)和第二导电杆(4)的温度值,并标记为T1、T2;温度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温度传输给处理器,处理器根据接受的温度值数据向加热控制模块发送控制指令;
热电势采集模块采集变压器绕组的热电势,并将采集到的热电势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将接受到的热电势数据分析处理后传输至材质分析模块进行绕组材质的判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端加热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控制模块加热过程如下:
S1:处理器预设加热温度为T;
S2:在第一导电杆(3)和第二导电杆(4)处分别预设有温度测量点,处理器向加热控制模块发送加热指令;
S3:加热控制模块控制第一加热模块(5)和第二加热模块(6)分别对第一导电杆(3)和第二导电杆(4)进行加热;
S4:检测温度测量点的温度达到T时,停止加热,随后控制加热模块使温度保持在T-2℃~T+2℃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端加热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S5:在步骤S4加热15min后,开始进行测量热电势;
S6:材质分析模块根据测量的热电势数据进行材质判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端加热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模块(5)中设置有第一加热片,所述第二加热模块(6)中设置有第二加热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端加热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线包括有第一热电偶回路和第二热电偶回路;
所述第一热电偶回路分别与第一导电杆(3)和检测装置(1)连接;
所述第二热电偶回路分别与第二导电杆(4)和检测装置(1)连接;
热电偶回路由铜线和康铜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端加热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1)上还设置有航空插头(17),所述第一热电偶回路和第二热电偶回路通过航空插头(17)与所述检测装置(1)连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端加热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可为油浸式配电变压器或干式配电变压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端加热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杆(3)与第二导电杆(4)可为铜排,且不为铝导电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218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