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置件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82353.8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5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姜林;徐松俊;吴陆顺;崔健;丛文龙;刘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姚宝然 |
地址: | 225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焊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件焊接方法,包括将内置件安装于内置件夹具的夹紧空间中,并关闭所述夹紧空间;启动顶模驱动件将顶热模带动至与顶焊接面相接触,并使顶热模将顶焊接面加热至熔融状态;启动底模驱动件将底热模带动至与底焊接面相接触,并使底热模将底焊接面加热至熔融状态;顶焊接面和底焊接面同步进行加热;将加热完成的内置件移动至焊接位置,并将内置件与型胚进行焊接。本发明中,内置件与型胚进行焊接之前,在内置件夹具上将内置件的顶焊接面和底焊接面进行加热,增加了焊接可靠性;将夹持移动内置件和加热内置件的工序集成在一个工序中,节约了成本,节省了加工时间;并且顶焊接面和底焊接面同步进行加热,进一步节省了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件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进行机械加工时,焊接是被大量应用的一种方式,其中当有内置件需要焊接在型胚上,而该型胚由于加工原因,被放置在模具中时,常规的方案为将内置件夹持在零件夹持工装上,使用机械手带动零件夹持工装移动,从而带动内置件移动至与型胚相接触,由于型胚处于高温状态,内置件一般为易融材质制成,因此内置件与型胚接触时,其接触面被融化,从而粘接在型胚上,完成焊接。
然而上述方式,由于内置件的融化通过与型胚接触实现的,其焊接可靠性较低,很容易出现内置件脱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件焊接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在内置件与型胚接触之前,对内置件的焊接面进行加热,使其成为熔融状态,从而增加焊接可靠性,避免出现内置件因焊接不牢靠而出现脱落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内置件焊接方法,所述内置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顶焊接面和底焊接面,包括:
步骤S1:将内置件安装于内置件夹具的夹紧空间中,并关闭所述夹紧空间;
步骤S2:启动顶模驱动件将顶热模带动至与顶焊接面相接触,并使顶热模将顶焊接面加热至熔融状态;
步骤S3:启动底模驱动件将底热模带动至与底焊接面相接触,并使底热模将底焊接面加热至熔融状态;且步骤S2与步骤S3同步完成;
步骤S4:将加热完成的内置件移动至焊接位置,并将内置件与型胚进行焊接。
如上所述的内置件焊接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内置件夹具安装于总驱动件上,步骤S4具体包括:
步骤S41:启动总驱动件,使得总驱动件带动内置件夹具移动,从而带动内置件移动至模具中的焊接位置;
步骤S42:将熔融状态的顶焊接面与模具中的型胚相接触,从而将内置件的顶焊接面与所述型胚进行焊接;
步骤S43:打开所述内置件夹具的夹紧空间,从而将所述内置件松开;
步骤S44:启动总驱动件,使得总驱动件带动内置件夹具移出模具外;
步骤S45:模具合模,使得内置件的底焊接面与型胚相接触,从而将内置件的底焊接面与所述型胚进行焊接。
如上所述的内置件焊接方法,其中,优选的是,在步骤S41之前,还包括步骤S40:
使用机械手将总驱动件和安装有加热完成的内置件的内置件夹具移动至模具下方。
如上所述的内置件焊接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顶模驱动件包括旋转驱动件和顶模平移驱动件,所述顶模平移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驱动件移动;所述旋转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顶热模连接;
步骤S2具体包括:
步骤S21:启动旋转驱动件,带动顶热模至指定位置;
步骤S22:启动所述顶模平移驱动件,带动顶热模转动至与所述内置件的顶焊接面相接触,并保持设定时间,以使所述顶焊接面被加热至熔融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23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弧形圆钢加工工装
- 下一篇:水冷焊接夹具及制造方法、机匣体夹具及焊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