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快速检测肉源食品的多重PCR检测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2987.3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1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孙万平;刘婉婉;陶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Q1/68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周强;陶海锋 |
地址: | 21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剂盒 多重PCR检测 引物 动物物种 快速检测 物种 多重PCR反应 混合肉制品 特异性扩增 一次性检测 成本比较 公共引物 鉴定检测 可重复性 目标片段 一次PCR 高通量 敏感度 介导 可用 鉴别 筛选 覆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快速检测肉源食品的多重PCR检测试剂盒,具体为由“公共引物”介导的可以鉴别狗、鸡、牛、猪、马、驴、狐狸、兔的高通量多重PCR检测试剂盒及PCR鉴定方法,该引物体系可一次性检测多达8个动物物种,达到对常见动物物种基本覆盖的目的,且本发明引物均仅对各自物种目标片段进行特异性扩增,不会与其他物种起反应,因此也能适用于一次PCR反应中导入两种及以上引物对的多重PCR反应,从能有效缩短实验时间,此外本试剂盒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可重复性、操作简单而且成本比较低,适用性广,快速高效且特异性高,可用于混合肉制品肉源的筛选和鉴定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检测领域,尤其涉及狗、鸡、牛、猪、马、驴、狐狸、兔的多重 PCR 鉴定用引物体系及 PCR鉴定方法,适用于上述八种动物肉制品的快速检测及鉴定,尤其适用于掺假肉制品的快速防伪鉴定。
技术背景
肉制品是人体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我国是肉制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肉制品在居民食品消费中占有很大比例。目前全球的肉制品的安全状况令人担忧,比如欧洲的马肉风波,我国江苏地区羊肉掺假事件等,都暴露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由于肉制品的品种和价格差异,不法商贩以低价肉类代替高价肉类出售,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存在食品营养价值和食品安全等问题, 更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健康, 尤其是对某些食物过敏的消费者。
目前,国内外报道的肉类鉴别的主要方法包括传统感官鉴别、免疫学方法、核酸检测方法,以及近年发展的如生物芯片、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和质谱分析技术等。免疫学方法利用抗体对蛋白的识别来区别肉类品种,与传统鉴别技术相比,较灵敏可靠,但各种肉类特异性抗体难以制备,检测结果存在交叉反应,易出现假阳性结果,特别是加工食品蛋白易受到破坏和分解,导致检查结果易出现假空白且方法的重复性差。近年发展的生物芯片、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和质谱分析等技术存在一些暂时无法有效解决或客观存在的缺点,如成本高、频繁维护和改进模型等原因,该类检测技术短期内仍无法有效推广应用。因此,建立快速、准确、敏感的多重PCR肉源检测技术是严格监测市场上肉制品安全的基础和关键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用于狗、鸡、牛、猪、马、驴、狐狸、兔的多重 PCR 引物体系及 PCR鉴定方法,适用于上述八种动物肉制品的快速检测及鉴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选用种属间特异性差异明显的线粒体基因作为靶基因,同时,为了实现一次性鉴别出狗、鸡、牛、猪、马、驴、狐狸、兔8个物种的目的,首先确定各组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的高度保守区,然后创造性的设计出了公共引物和狗、鸡、牛、猪、马、驴、狐狸、兔各物种特异性引物对。本发明的引物对均可通过利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化学合成方法进行 DNA合成技术来获得 。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快速检测肉源食品的PCR检测用引物,包括公共引物,还包括狗特异性引物对、鸡特异性引物对、牛特异性引物对、猪特异性引物对、马特异性引物对、驴特异性引物对、狐狸特异性引物对、兔特异性引物对中的一种或几种。
引物对,所述引物对包括狗特异性引物对、鸡特异性引物对、牛特异性引物对、猪特异性引物对、马特异性引物对、驴特异性引物对、狐狸特异性引物对、兔特异性引物对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用于快速检测肉源食品的多重PCR检测试剂盒,包括公共引物,还包括狗特异性引物对、鸡特异性引物对、牛特异性引物对、猪特异性引物对、马特异性引物对、驴特异性引物对、狐狸特异性引物对、兔特异性引物对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及所述用于快速检测肉源食品的多重PCR检测试剂盒在检测肉源食品中狗成分、鸡成分、牛成分、猪成分、马成分、驴成分、狐狸成分、兔成分中的一种或几种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29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