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氟唑菌酰羟胺的杀菌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4425.2 | 申请日: | 2018-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5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戚仁德;迟元凯;汪涛;陈晴啨;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47/44 | 分类号: | A01N47/44;A01N43/56;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 羟胺 农用杀菌剂 作物真菌性病害 杀菌组合物 单一药剂 环境安全 生态破坏 增效作用 抗药性 用药量 质量比 病菌 含氟 延缓 防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唑菌酰羟胺和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的杀菌组合物,其包括由氟唑菌酰羟胺和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组成的有效成分,所述组合物包括由氟唑菌酰羟胺和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组成的有效成分,氟唑菌酰羟胺和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的质量比为20:1~1:20。其中添加有适量的农用杀菌剂助剂,制成常用农用杀菌剂剂型。本发明对作物真菌性病害有更高的防治效果,两药剂之间存在明显增效作用;可减少用药量,有效降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并能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本发明中氟唑菌酰羟胺和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均属低等毒性,并且对人畜、有益生物、环境安全;可延缓病菌对单一药剂的抗药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杀菌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氟唑菌酰羟胺和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禾谷镰刀菌(
氟唑菌酰羟胺(Pydiflumetofen)属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I)的新型吡啶酰胺类杀菌剂,其化学名称为3-(二氟甲基)-N-甲氧基-1-甲基-N-[(RS)-1-甲基-2-(2,4,6-三氯苯基)乙基]吡唑-4-甲酰胺。分子式为C16H16Cl3F2N3O2, 沸点为557.9 ℃±50.0 ℃,密度为1.44±0.1 g/cm3。
具有广谱、高效的特征,适用于许多作物,例如玉米、小粒谷物、大豆、花生、油菜籽、藜麦等。在所有化学类型的产品中,氟唑菌酰羟胺对叶斑病和白粉病活性最高,对难以防治的病害,如葡萄孢菌(Botrytis spp.)、核盘菌和棒孢菌等病原菌引起的病害高效;同时该杀菌剂还突破性地防治谷物上由镰刀菌(
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Iminoctadine trialbesilate)属双胍类杀菌剂,化学名称为1’,1-亚氨基(辛基亚甲基)双胍三(烷基苯基磺酸盐)。主要通过抑制病菌的类脂生物合成,从而抑制孢子萌发、芽管伸长、附着孢和菌丝的形成,
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局部渗透性强,可防止白粉病、灰霉病、蔓枯病及苹果斑点落叶病、柑橘储藏期病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菌效果好,对小麦赤霉病、小麦根腐病防治效果显著增效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44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