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催化的脒类化合物降解生成腈和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84744.3 | 申请日: | 2018-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6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周锡庚;张德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53/00 | 分类号: | C07C253/00;C07C255/50;C07C209/00;C07C211/48;C07C211/05;C07C211/46;C07D333/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催化 化合物 降解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稀土催化的脒类化合物降解生成腈和胺的方法。本发明是在稀土催化体系下,将脒类化合物直接降解生成对应的腈和胺。本发明方法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并能在温和条件下高收率地生成腈,反应的选择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稀土催化的脒类衍生物降解生成腈和胺的方法。
背景技术
脒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农药原药中,其残留物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带来危害。同时,脒类化合物作为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废液和废渣中的残余物处理也迫在眉睫。如何实现温和条件下,高效地把残余脒类化合物降解成可回收利用的有价值的有机化学品,是人们急切期盼得到解决的问题。
现有脒类衍生物的降解技术,主要采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文献(Chem.Rev. 1944, 35, 351-425)中报道了以下几种脒的降解方法,(1)非取代的脒在高温的情况下(240℃),降解生成对应的腈和氨气,在此条件下降解生成的腈容易发生自聚,形成三嗪产物;(2)N-取代脒的降解同样需要高温度(240℃),除了生成相应的腈和胺外,也易生成有毒的三嗪,造成新的污染。
现有脒降解方法的工艺较为复杂,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设备要求高、耗能,易产生新的有毒化学品,反应选择性控制困难,产物较为复杂,后处理繁琐,不利于产物回收利用及节能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温和反应条件下,高效高选择性将脒类化合物分解成可再生利用的腈和胺的方法,降解产物可控,易于分离提纯和利用。
本发明提供的脒类化合物降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氮气保护下,在稀土催化体系下,将式(Ⅰ)所示化合物降解得到式(Ⅱ)所示腈类化合物和式(Ⅲ)所示胺类类化合物;其反应式为:
上述式中,R1是芳基、或杂芳基;
R2是氢、C1-8烷基、杂芳基、芳基或芳烷基;
R3是C1-8烷基、杂芳基、芳基或芳烷基;
其中,所述的芳烷基或芳基是未取代的或具有1-3个选自下组的取代基:C1-4烷基、C1-4烷氧基、或者卤素;
所述的稀土催化剂为Yb(CH2SiMe3)3或La(CH2SiMe3)3。
制备式(Ⅲ)所示化合物,以摩尔比计算:式(I)化合物/稀土催化剂为1/0.01-0.10。
制备式(Ⅲ)所示化合物,反应温度为0-100 ℃。
制备式(Ⅲ)所示化合物,反应时间0.5-36 h。
本发明人通过长期深入细致研究,发现一种全新的稀土催化方法,其能将脒类衍生在温和条件下降解生成相应的腈和胺。与现有的工艺路线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提供了一种催化降解脒类化合物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无副反应;
2)降解产物可控,形成的腈和胺易于回收利用;
3)底物适用范围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的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方法降解脒类衍生物,降解得到的腈类品质高,收率高;降解过程无其他副反应产物的生成。实现了温和条件下对脒类衍生物的降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47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酮连氮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2-苯基-2-氰基丁酰胺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