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的更加合理的判别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5642.3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8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白军红;黄来斌;王大伟;王伟;张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种子库 采样 室外 室内 联合培养 生长阶段 统计结果 野外环境 植被恢复 自行设计 差异性 多单元 种子库 评估 分层 苗盘 幼苗 生态系统 植被 研究 恢复 制定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更加合理的判别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的方法。本发明根据研究的种子库类型和生态系统特性的不同,制定了合理的采样方案(包括样方大小,采样时间、深度分层等),考虑实验室和野外环境的差异性,利用自行设计的小面积多单元苗盘,分别开展室内和室外联合培养实验,针对幼苗的不同生长阶段采用科学的计数方法,本发明综合了室内和室外培养的统计结果,可以科学地评估土壤种子库的种子数量和种类,从而更加合理地评估土壤种子库在植被恢复方面的潜力,进一步推动了植被自然恢复领域的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众多类型生态系统土壤植被恢复研究,主要包括湿地、草地、部分森林生态系统、公路边坡、土质矿山、人工破坏的绿地等。
背景技术
土壤种子库(seed bank)是指存在于土壤表面和土壤中全部活性种子的总和,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存在于土壤表面的活性种子;二是被土壤埋藏的活性种子。
土壤种子库的研究是深入探讨植被结构、功能与动态等的重要基础,也是对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补充,同时对了解植被演替动态和更新(恢复关键过程)、植被物种多样性(关键指示物种)和受损植被重建与恢复具有指导意义。在恢复生态学中,土壤种子库的作用也愈来愈受关注。简单来讲,种子库方法主要用来分析潜在及现存植被群落构成,从而指导恢复中植被功能群的构建,探寻植被恢复的潜力。
种子萌发法是较淘洗法和漂浮法更为准确和优越的土壤种子库研究方法。目前对于土壤种子库的萌发研究大多基于单独的室内试验或者室外实验设计,由于有些种子在室内条件或室外条件下无法萌发,导致低估土壤种子库中种子的类别和数量;部分在采样方式、样品的处理和实验方案设计上过于粗糙,没有考虑植被生长稀疏程度对土壤种子库的影响;现有装置多是针对独立的萌发实验,不能同时进行多单元内实验,从而导致实验结果的重复性和可比性较差,不能全面评价土壤种子库的恢复潜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加合理的判别土壤种子库中的“种子数量”的方法。通过更加合理的样品采集、样品处理和苗盘设计,开展室内和室外两种环境条件下萌发,综合两组实验的统计结果得到总体的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具有以下特征:
1、采样方法的特殊性:根据植被的稀疏程度来决定采样点的个数、大小和深度。
2、实验设计的特殊性:在实验设计中,在一个苗盘里设计几个发苗室,按剖面放置土壤,进行小面积多单元的发苗试验,同时综合室内和室外实验结果,且均设有对照组(没有基质的发芽盘)。整个实验的种子库的数量为室内和室外实验的总和,种类为室内和室外实验种类之和(注:相同种类的数量值只加一次)。
3、实验苗的数量统计特殊性:在开始发芽的第一周按“两次/天”进行计数,而且要对相似的幼苗进行初步归类编号,以防死苗的现象发生漏记幼苗数。
该方法能够更加科学地评估土壤种子库中的种子数量,进一步评估土壤种子库对于植被恢复的潜力,为植被的自然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附图说明
图1土壤种子库识别方案
图2苗盘整体效果图
图3苗盘剖面图
具体实验方式
1采样
1.1采样方法
野外采样的方法主要有随机法、小支撑多样点法以及样线法等。
随机法适合植被覆盖和环境因素较为均一的生态系统,小支撑多样点法适合植被覆盖分布不均匀的生态系统,样线法适合研究环境梯度下的生态系统。其中样线法对于系统地研究生态系统种子库较为适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56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低亚麻籽中生氰糖苷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农业种植用种子培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