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门壳钣金件组合折弯专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6516.X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6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孙素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苏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弯 折弯单元 圆弧角 门壳 成型组件 支承单元 直角折弯 旋转模 主机架 钣金件 连续组合式 中心线对称 钣金件加工 定位支承 定位组件 滚珠丝杠 加工效率 设备成本 低成本 右机架 料板 竖直 送料 条轮 推压 加工 | ||
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专机,由右、左组合折弯单元、中部支承单元、主机架组成,其特征在于:右、左组合折弯单元结构完全相同,通过滚珠丝杠副设置在主机架上,且关于中部支承单元的中心线对称;右组合折弯单元由推压成型组件、侧定位组件、直角折弯组件、圆弧角成型组件、旋转模条轮、料板台、旋转模条、若干个右机架组成,并实现送料、定位支承、直角折弯、圆弧角折弯、水平退/竖直退圆弧角模头等动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分开折弯方式存在着设备成本高、加工精度不高、加工效率低等问题,具有低成本、加工精度高、效率高等特点,在门壳钣金件加工领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钣金件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加工门壳钣金件的组合折弯专机。
背景技术
对于如图1所示的门壳钣金件,广泛用于厨房柜、冰箱、冷柜中,其端部由直角1和圆弧角2构成,一般都是由直角折弯专机、圆弧角折弯专机两个不同的折弯专机加工而成。这种方式存在着设备成本高、加工精度不高、加工效率低等问题,限制了门壳钣金件加工成本下降幅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加工门壳钣金件的组合折弯专机,解决现有的加工门壳钣金件方式存在的上述缺点,达到降低门壳钣金件的加工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专机,由右组合折弯单元、左组合折弯单元、中部支承单元、主机架组成,其特征在于:右组合折弯单元、左组合折弯单元结构完全相同,通过滚珠丝杠副设置在主机架上,且关于中部支承单元的中心线对称;所述的中部支承单元由若干条导柱、导轮组成,每个导柱上都装有等距的导轮,用于对板料的支撑;所述的右组合折弯单元由推压成型组件、侧定位组件、直角折弯组件、圆弧角成型组件、旋转模条轮、料板台、旋转模条、若干个右机架组成,若干个右机架沿进料方向平行设置,并焊接成整体,每个右机架上都设有一个侧定位组件,用于对板料的侧边定位;直角折弯组件、圆弧角成型组件均竖向设置在右机架顶部,且直角折弯组件位于圆弧角成型组件外侧,在直角折弯组件、圆弧角成型组件下方设有料板台,旋转模条轮由外部动力机构驱动,旋转模条与旋转模条轮固定连接,在旋转模条上设有推压成型组件;所述的直角折弯组件,由直角折弯气缸、折弯模头组成,折弯模头上部与直角折弯气缸活塞杆固连,下部的左侧设有让刀槽,下部的右侧设有直角成型凸起;所述的圆弧角成型组件,由圆弧角成型气缸、第二过渡模头、圆弧角模头、退模头气缸、过渡杆、第一导杆、第一导柱组成,第二过渡模头与圆弧角成型气缸活塞杆固装,且其侧部固装有退模头气缸、第一导柱,第二过渡模头的底部设有水平方向的燕尾槽,并在燕尾槽内嵌套装有圆弧角模头,圆弧角模头的一侧部设有圆弧角凸起部,另一侧部固装有第一导杆,第一导杆中部与第一导柱套装,第一导杆的另一端通过过渡杆与退模头气缸活塞杆固连;所述的推压成型组件,由推压气缸、推压模头、铰链模头组成,推压气缸固装在旋转模条的下部,推压气缸的活塞杆杆头通过活动铰链与推压模头连接,铰链模头与推压模头呈层状固连,铰链模头上端部设有第一铰链孔,并通过第一铰链孔活动安装在旋转模条的上部。
作为优选,所述导柱的数量为4,分别为第一导柱、第二导柱、第三导柱、第三导柱,其中第一导柱、第三导柱对称设置在左右两侧,第二导柱、第三导柱对称设置在中部两侧。
作为优选,驱动所述的旋转模条轮的外部动力机构为气缸、油缸或控制电机。
相应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工艺,依次由送料工艺、定位支承工艺、直角折弯工艺、圆弧角折弯工艺、水平退圆弧角模头工艺、竖直退圆弧角模头工艺组成,其特征在于:
1)所述的送料工艺:加工开始前,所述的板料在机械手作用下,进入门壳组合折弯专机工位;
2)所述的定位支承工艺:在中部支承单元、侧定位组件共同作用下,实现对板料的定位支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65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工艺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集流板整形折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