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低温烟的烟草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低温发烟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86790.7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6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潜;金勇;李克;杜文;尹新强;易建华;谭新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15/26 | 分类号: | A24B15/26;A24B3/1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胡凌云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低温 烟草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发烟 | ||
本发明涉及用于低温烟的烟草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低温发烟体及其制备方法。用于低温烟的烟草颗粒,具有核壳结构,所述核壳结构的内核包含烟草原料、烟草提取物和雾化剂,所述内核外包裹有具有粘合性能的包衣层。本发明的烟草颗粒内部雾化剂及烟草提取物分布均匀,发烟稳定性和均匀性更好;造粒过程分别进行了烟草粉末包裹和包衣处理,很大程度上阻绝了颗粒内部成分与外部接触,更利于储存,同时形成双重防渗防护,从而有效解决液态物渗漏问题;采用具有粘合能力材料进行包衣处理,很巧妙的利用了它的隔绝能力和粘合能力,后续处理无需再次施胶,更利于工业化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低温烟的烟草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低温发烟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低温卷烟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普遍提高,新型烟草制品呈现出了井喷式发展。低温不燃烧卷烟作为其中一类主要产品尤其受到各大研究机构和企业的重视。目前,市场上的低温不燃烧卷烟产品主要是利用在特制电加热装置中填充烟草材料如烟支、烟丝或烟片等,通过电加热使烟草填充材料中的烟气挥发出来,从而使抽吸者获得类似于传统烟草的抽吸感受。而这种形态的低温发烟体普遍存在烟雾量不足,前后不均且抽吸口述少等问题。
中国专利CN201610232919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温卷烟的烟柱,由烟草颗粒、导热组分与粘合剂、烟草香精及保润剂混合均匀后成型而成,该烟柱具有发烟量速度快且多,抽吸顺畅的优点,缺陷是烟柱纵使干燥处理后仍较为潮润,不利于储存,吸湿性强易渗漏,严重影响其可用性,同时它的发烟稳定性和前后均一性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低温不燃烧卷烟发烟量不足,抽吸口数少,发烟稳定性和前后均一性较差,发烟体易出现渗油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低温烟的烟草颗粒,所述烟草颗粒具有核壳结构,所述核壳结构的内核包含烟草原料、烟草提取物和雾化剂,所述内核外包裹有具有粘合性能的包衣层。
本发明中,烟草原料一方面可作为发烟物之一,另一方面可作为烟草提取物和雾化剂的载体,使得内核中均匀地分布有烟草原料、烟草提取物和雾化剂,保证发烟量,提升抽吸口数;通过包衣层的设置,可将烟草提取物、雾化剂有效与外界隔离,解决渗漏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烟草原料、烟草提取物和雾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15):(5-30)。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剂包括甘油、丙二醇、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剂包括甘油、丙二醇、丙三醇,三者的质量比为(0-10):(0-20):(0-30)。
进一步地,所述内核和包衣层之间设有烟末层,形成双重防渗防护,从而有效解决液态物渗漏问题。优选地,所述内核与烟末层的质量比为100:5-25。
进一步地,所述包衣层与烟草颗粒的质量比为0.1-5:100,保证粘结成型能力的同时,减少对吸食风味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烟草颗粒为球形或近球形。
进一步地,所述烟草颗粒的粒径为10-30目,优选地,烟草颗粒中水分含量为10-25wt%。
烟草颗粒粒径过小,则容易使得低温发烟体内部透气性不够,影响发烟及吸食感觉;粒径过大,则易使低温发烟体外观不够美观,同时发烟速度变慢;烟草颗粒中适量的水分存在,有利于后续处理时激发烟草颗粒表面包衣材料的粘合能力,使之能够快速粘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包衣层包含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维酮、羧甲基纤维素钠、微晶纤维素、聚乙二醇、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包衣层一方面可部分阻绝颗粒内部雾化剂及烟草提取物对外渗漏,并使颗粒均有更好的外观和流动性,同时它本身具粘合能力,后续处理时可使烟草颗粒间快速粘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67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