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动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87357.5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3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韫;陈安华;李学军;胡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1/02 | 分类号: | G01C11/02;G01C11/04;G06T7/246;G06T7/11;G06T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彭庆 |
地址: | 4112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测量方法,采用双摄像机组成的立体摄站系统对待测对象进行动态连续拍摄;对拍摄获得的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对去噪处理后的图像进行阈值分割,获得二值图像;对二值图像进行对象边缘的粗定位;获取对象边缘的像素骨架;确定对象边缘的像素骨架的起始点和末端点,并确定为虚拟目标点;获取连续拍摄的图像的像素骨架,并对虚拟目标点进行动态追踪、匹配;对立体摄站系统进行系统标定,获得立体摄站系统的内外参数;计算虚拟目标点的空间振动响应。该振动测量方法,无需提前在被测物体上粘贴或布置标志即可实现振动测量,不会造成结构表面的污染和损伤,特别适用于高温高压等特殊工况中人力难以布置标记的场合,节约大量人力物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振动测量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结构边缘亚像素骨架提取的无标记的振动测量方法,适用于具有显著边缘特征的结构或对象的动态测量。
背景技术
传统的模态测试大多采用加速度、速度或位移传感器来获取振动响应,一个传感器只能获得单点特定方向的响应输出,对于密集型空间采样需安装多个传感器,易出现安装布线困难、测试效率低和附加质量等问题。
薄壁结构一般是指由薄板、薄壳和细长杆件组成的结构,能以较小的重量和较少的材料承受较大的载荷,且包含显著的边缘特征,在风力发电和航空航天等诸多工程领域应用广泛。例如,飞机广泛采用的薄壁结构是指由薄型板件和加强构件组成的结构,板件有蒙皮、腹板、隔板等,加强构件有桁条和梁、肋、框和缘条等;风力机叶片也是一种薄壁结构的典型应用。该类结构件尺寸长、面积大,传统的测量方法已不能满足测试需求。
专利号为201310656022.9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Hough变换和骨架提取特征点的扩展目标跟踪方法,采用高斯平滑滤波对待处理图像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噪声对后续算法的影响,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Fuzzy C-Means Cluster)对上述平滑后的图像进行分割,获得二值图像,然后对分割后获得的二值目标图像进行Hough变换,检测出目标上直线特征明显的部分,而对于目标上线特征不明显的部分采用骨架提取获得特征点,再对骨架上的特征点进行直线拟合,获得目标轴线,最后将上述获得的轴线所在直线的交点作为最后的跟踪点,从而实现对姿态变化较大情况下的稳定跟踪。但是该方法在进行飞机机身和机翼的定位跟踪时,只将轴线所在直线的交点作为最后的跟踪点,跟踪的精度不高,同时,该方法只能进行目标点的跟踪,难以获得某些特殊边缘的振动响应,因而,仍然不能很好满足某些薄壁结构(如风力机叶片)的振动测试需求。
摄影测量技术具有全场、非接触等优点,如何应用于振动测试领域是近年来学者们的研究热点。现有的方法大多采用在物体表面布设、粘贴标志或者纹理的方式实现特征点的动态追踪。然而,在一些特殊工况或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中人力难以在工件表面布置标记。
因此,如何实现了无人工合作标志情况下,仅通过被测物体本身的边缘信息来实现动态跟踪,进行振动测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边缘亚像素骨架提取的无标记振动测量方法,基于双目动态摄影立体成像技术可实现虚拟标志点的三维空间振动响应测量。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振动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采用双摄像机组成的立体摄站系统对待测对象进行动态连续拍摄;
S20:对拍摄获得的图像进行去噪处理;
S30:对去噪处理后的图像进行阈值分割,获得包含边缘特征的二值图像;
S40:对二值图像进行对象边缘的粗定位;
S50:获取对象边缘的像素骨架;
S60:确定对象边缘的像素骨架的起始点和末端点,并将起始点与末端点之间的骨架线段分割成n份,将用于分割骨架线段的分割点确定为虚拟目标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73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