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90161.1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7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程志喜;吕伟刚;罗嗣胜;卢均山;郑量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27/08;A47J36/00;A47J36/06;A47J36/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烹饪 器具 及其 控制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控制方法包括:在预约阶段,控制抽气装置开启并控制抽气装置间歇工作。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在预约阶段,控制抽气装置开启,抽气装置抽出烹饪腔中的气体,使得烹饪腔内处于负压的状态,从而减少烹饪腔内的压力和氧气含量,以降低食材氧化速度和细菌繁殖速度,提高食材的新鲜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用具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器具中很多设置有预约功能,预约时长可达24h甚至更长。但在长时间的预约过程中,由于受氧化作用,以及细菌的繁殖,食材新鲜度会有较大程度的降低,从而无法满足用户越来越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烹饪器具主体和设置在所述烹饪器具主体上的抽气装置,所述烹饪器具主体限定出烹饪腔,抽气装置用于抽出所述烹饪腔中的气体,所述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包括:在预约阶段,控制所述抽气装置开启,并控制所述抽气装置间歇工作。
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控制方法,在预约阶段,控制抽气装置开启,抽气装置抽出烹饪腔中的气体,使得烹饪腔内处于负压的状态,从而减少烹饪腔内的压力和氧气含量,以降低食材氧化速度和细菌繁殖速度,提高食材的新鲜度。
控制抽气装置间歇工作既能够实现对烹饪腔内抽负压,还能够减少抽气装置的工作时长,一方面提高抽气装置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降低烹饪器具的能耗。
另外,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控制方法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烹饪器具主体包括锅体和盖设在锅体上的锅盖,锅体包括内锅,内锅与所述锅盖限定出烹饪腔。
优选地,抽气装置包括真空泵。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在预约阶段,控制所述抽气装置开启,并控制所述抽气装置间歇工作,具体包括:控制所述抽气装置开启并运行第一预设时长;控制所述抽气装置关闭,第二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抽气装置开启并运行第三预设时长,如此循环。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范围为60s~180s;和/或,所述第二预设时长的范围为120s~600s;和/或,所述第三预设时长的范围为10s~120s;和/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与所述循环的时长的和的范围为0.1h~48.0h。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抽气装置关闭,控制排气阀打开并维持打开状态第四预设时长。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四预设时长的范围为2s~30s。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烹饪器具主体上的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所述在预约阶段,控制所述抽气装置开启,并控制所述抽气装置间歇工作,具体包括:控制所述抽气装置开启并检测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判断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值是否达到第一预设压力;若是,控制所述抽气装置关闭;判断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值是否达到第二预设压力;若是,返回到所述控制所述抽气装置开启并检测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如此循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和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均为负压,且所述第一预设压力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的绝对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01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