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评价乙醇吸收代谢程度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90510.X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8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方;陆世广;石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劲牌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98 | 分类号: | G01N33/9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葛松生 |
地址: | 435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醇吸收 代谢 快速评价 渗透压 检测 血糖 程度差异 变化率 饮酒 应用 测量机体 程度变化 药理研究 血样本 乙醇 酒类 | ||
一种快速评价乙醇吸收代谢程度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涉及酒类药理研究技术领域。本发明实施例的快速评价乙醇吸收代谢程度的检测方法是分别测量机体在饮酒后不同时间的血样本的血糖浓度或/和渗透压,根据血糖浓度或/和渗透压,判断血乙醇浓度,根据血糖浓度的变化率或/和渗透压的变化率,判断乙醇吸收代谢程度,此方法可快速而有效的评价饮酒后的乙醇吸收代谢程度。本发明实施例的快速评价乙醇吸收代谢程度的检测方法的应用是用于检测对一种酒的乙醇吸收代谢程度变化或者对不同酒的乙醇吸收代谢程度差异,以获得酒引起的乙醇吸收代谢程度或者不同酒引起的乙醇吸收代谢程度差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酒类药理研究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快速评价乙醇吸收代谢程度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酒类饮料的成分99%都是乙醇和水,乙醇经口腔摄入,再经胃和小肠等进入血液,其中2%-10%的乙醇会随汗液、呼吸和小便排出体外,剩余部分全部乙醇在肝脏中经各种酶的作用被氧化分解,最终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并且对机体造成影响。科学研究已经证实,过量饮酒会引起心脑血管、消化道、神经系统的多种病症。饮酒后会造成动作失常、思维判断能力下降,这也是禁止酒驾的主要原因,血液中乙醇含量是作为酒驾的重要判定标准。
目前测定血液中乙醇的常用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GC)、电化学法、化学法和酶法等。其中化学法、酶法影响因素较多,结果不稳定,费用较高。直接气相色谱法因血液蛋白会阻塞色谱柱的小孔和加样气的针头,致使色谱柱的使用寿命缩短,因此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顶空气相色谱法因进入色谱仪的是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气体,背景相对简单,应用较多,但对检测的硬件条件要求较高。
临床前需要通过相关动物实验来研究机体对乙醇代谢作用影响的,一般是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小鼠的血清(或血浆)和尿液中乙醇浓度来考察乙醇的代谢程度。而小鼠总血量相对人体较少,气相色谱检测需要的血液样本量大,且对仪器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价格也较昂贵。
因此,研发一种用于快速而有效的评价保健酒、白酒等酒品饮后乙醇代谢程度的检测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评价乙醇吸收代谢程度的检测方法,此方法可快速而有效的评价饮酒后的乙醇吸收代谢程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评价乙醇吸收代谢程度的检测方法的应用,用于检测对一种酒的乙醇吸收代谢程度变化或者对不同酒的乙醇吸收代谢程度差异,以获得酒引起的乙醇吸收代谢程度或者不同酒引起的乙醇吸收代谢程度差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快速评价乙醇吸收代谢程度的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分别测量机体在饮酒后不同时间的血样本的血糖浓度或/和渗透压,根据血糖浓度或/和渗透压,判断血乙醇浓度,根据血糖浓度的变化率或/和渗透压的变化率,判断乙醇吸收代谢程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在血糖浓度升高或/和渗透压升高的过程中,血糖浓度的增大率或/和渗透压的增大率越大,表示机体对乙醇的吸收程度越高;在血糖浓度降低或/和渗透压降低的过程中,血糖浓度的降低率或/和渗透压的降低率越大,表示机体对乙醇的代谢程度越高。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用于快速评价小鼠的乙醇吸收代谢程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小鼠随机分成若干组,对所有小鼠灌酒、禁水;
在不同时间,分别对各组的小鼠摘眼球取血,并测量小鼠的血样本的血糖浓度或/和渗透压;
根据小鼠灌酒后的血样品的血糖浓度变化率或/和渗透压变化率,判断小鼠的乙醇吸收代谢程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小鼠选用适应性喂养良好的小鼠,于灌胃前12-16小时,对所有小鼠禁食、自由饮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劲牌有限公司,未经劲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05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