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毒埋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90776.4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8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马广记;马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广记 |
主分类号: | A61H39/00 | 分类号: | A61H39/00;A61B1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田磊 |
地址: | 466000 河南省周口市淮***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吸收线 埋线 排毒 皮下 治疗 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一次性埋线针 远期疗效 治疗部位 依从性 起效 退针 斜刺 消毒 | ||
一种排毒埋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治疗部位,取压疼点,并消毒;2)准备3cm可吸收线,将1cm可吸收线放置于一次性埋线针内,外留2cm;3)向压疼点处斜刺,直至1~1.5cm可吸收线进入皮下后,退针,可吸收线的一端留在皮下内。本发明的排毒埋线方法能在一天起效,一疗程(相关压疼点治疗一遍)后即有明显疗效。远期疗效好、疗程短、无副作用、零风险、依从性高、治疗成本低;是一种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新思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排毒埋线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埋线疗法,是借助羊肠线对穴位持续刺激作用的方法,是中国针灸治疗方法的重大进步和传统针具的补充,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内、外、儿、妇、五官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上,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急慢性软组织损伤运用现代医学知识解释,主要是指各种急性外伤或慢性积累性劳损造成人体的皮下浅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椎间盘、周围神经及血管等软组织的病理损害,属于中医“筋伤”范畴。中医理论认为瘀血阻滞是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主要病机。穴位埋线法是指通过埋线针将可吸收羊肠线埋入穴位内,利用羊肠线对穴位不断地刺激作用而治疗疾病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毒埋线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排毒埋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治疗部位,取压疼点,并消毒;
2)准备3cm以上可吸收线,将1cm可吸收线放置于一次性埋线针内;
3)向压疼点处斜刺,直至1~1.5cm可吸收线进入皮下后,退针,可吸收线的一端留在皮下内。
步骤2)中,所述可吸收线为2~0号可吸收线,一次性埋线针为9号一次性埋线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传统埋线法利用这一原理将羊肠线作为异源蛋白,对穴位存在一种持续刺激作用,通过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消除炎症及组织间隙水肿而达到治疗效果。而本发明的排毒埋线法中可吸收线不仅作为一个持续的非特异性刺激点,更为重要的是引流作用,将软组织内堆积的代谢废物通过可吸收线排出体外,消除“不通”而达到更好的疗效。
根据软组织损伤程度的不同,在治疗后的反应也存在个体差异。症状较轻的患者,埋线处会有轻微的炎症反应;而症状较重的患者,埋线处会鼓起直径约几毫米不等的脓包,触感稍有疼痛,不需做任何处理。数天后炎症或是脓包内容物会随线体排出体外,压痛点消失,达到治愈的效果。
本发明的排毒埋线方法能在一天起效,一疗程(相关压疼点治疗一遍)后即有明显疗效。远期疗效好、疗程短、无副作用、零风险、依从性高、治疗成本低;是一种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新思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效果实验: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妇幼保健院理疗室于2016年-2018年间收治的132例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男48例,女84例,年龄为19-82岁,病程最长42年,最短7天,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1.1病例选择标准
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标准(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2-345.)。①有明显的外伤史或是关节扭伤史;②X线检查无骨折或脱位;③局部肿胀,疼痛;④肢体或关节功能性障碍。
1.2疗效判定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广记,未经马广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07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科护理用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穴位测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