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气井绒囊压井液油套同注快速压井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90921.9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2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魏攀峰;郑力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C09K8/516 | 分类号: | C09K8/516;C09K8/035;E21B33/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郑海 |
地址: | 1022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气井 压井液 绒囊 重量份 压井 油套 井筒 修井 常规天然气 表观黏度 井口压力 压井作业 作业效率 流体泵 泵入 泵速 井压 绒剂 上窜 配制 清水 制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气井绒囊压井液油套同注快速压井工艺。该工艺为保持天然气井井口压力不下降的条件下,配制密度0.80—0.90g/cm3、表观黏度40—70mPa·s、动塑比0.90—1.50Pa/mPa·s的天然气井修井用绒囊压井液,其包括制造天然气井修井用绒囊压井液,即在1000重量份的清水中依次加入2.4—4.8重量份的囊绒剂、7.2—14.4重量份的囊质剂和2.4—4.8重量份的囊胆剂;利用流体泵以5—20m3/h泵速直接向井筒内泵入井筒容积0.1—2.0倍的绒囊压井液。该方法可实现油套同注快速压井作业,该方法有效提高常规天然气井压井作业效率,避免井底气体上窜至地面,提高压井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井修井技术领域,特别是天然气井修井过程压井作业工艺。
背景技术
天然气井经过长周期生产后,需要通过修井作业实现更换管柱、打捞落物等措施。此时,天然气地层往往具有压力系数低、前期压裂、酸化后地层人工裂缝保持开启等特点。常规清水压井液进入井筒后漏失严重,井筒含气状态下且保持高压条件下,无法顺利开展更换管柱、打捞落物等修井工序。为此,天然气井修井作业过程中必须稳定暂堵地层,实施安全压井。
目前实施天然气井压井作业常用方法为使用具有暂堵性能的压井液体系,以凝胶、树脂等为代表的暂堵型压井液进入天然气储层后,暂堵地层漏失通道,提供安全作业井筒环境。但类似压井液不具备足够的内部结构力,泵入过程仅依靠从油管或者套管单个通道挤入,直至充满井筒提供安全稳定液柱。
但无论是从油管实现正挤,还是从套管实现反挤,挤入过程中压井液将地层高压气体从另一出口挤至地面。压井作业过程中,大量高压气体被挤压至地面将极大提高地面作业危险性,同时对井口耐压装置也会造成一定的磨损。为此,需要寻求油套同注方式将压井液从油管与套管同时计入井筒,将井筒内气体挤入地层,避免大量高压气体挤至地面,提高压井作业安全性。同时,油套同注能够提高单位时间压井液挤入速度,缩短压井作业周期,降低压井作业成本,经济效果明显。
实现天然气井油套同注快速压井,首先要保证使用压井液具有良好的内部结构力,能够在连续泵入条件下同时将井筒油管和套管环空中高压气体压入地层,并抑制井底高压气体上窜,保证井筒中快速形成稳定液柱。其次,压井液应具有良好的暂堵性能及暂堵适用性,部分压井液进入地层后能够有效暂堵地层不同尺度通道,隔离地层与井筒空间,控制后续起下管柱、打捞落物等常规修井措施开展时井筒内液面稳定,漏失速度处于较低水平,且井口无气体溢出。
天然气井修井用绒囊压井液是一种依托于模糊封堵理论形成的无固相压井液体系,流体直径10—600μm随机分布的高强度绒囊结构,进入地层不同尺度漏失通道中,通过多个绒囊结构在漏失通道中堆积后分解漏失压力,隔离地层大尺寸漏失通道;通过单个绒囊结构在漏失通道中拉抻后消耗漏失压力,隔离地层中等尺寸通道;通过单个绒囊结构填塞漏失通道后支撑漏失压力,隔离地层小尺寸通道。同时,绒囊压井液具有良好的内部结构力,能够在井筒高压气体存在的条件下,利用流体泵将气体顺利挤入地层,并有效控制井底气体上窜,提供稳定液柱,满足天然气井不降压压井工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气井绒囊压井液油套同注快速压井工艺,其可有效提高常规天然气井压井作业效率,避免井底气体上窜至地面,提高压井安全性。
本发明通过配制密度0.82—0.92g/cm3、表观黏度50—80mPa·s、动塑比1.00—1.60Pa/mPa·s的天然气井修井用绒囊压井液,利用流体泵以10—20m3/h泵速从井口油管和套管同时泵入井筒容积0.1—2.0倍的绒囊压井液,控制井口压力下降为0且井口见液,实现天然气井油套同注快速压井。
本发明的天然气井绒囊压井液油套同注快速压井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09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复压裂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特低渗油田油水井复合酸解堵液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