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土镍矿浸出液余酸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92030.7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0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田建华;王小丰;张学飞;赖增敏;农雄军;罗从霞;李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银亿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23/00 | 分类号: | C22B23/00;C22B3/06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李子健 |
地址: | 53762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土镍矿 浸出液 混合液 除酸 滤渣 中和 碱性中和剂 除杂净化 后续工段 金属离子 生产运行 浸出段 镁质矿 后液 碱耗 浸出 矿浆 粒径 镁质 酸浸 压滤 返回 引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土镍矿浸出液余酸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红土镍矿酸浸得到浸出液;在所述浸出液中加入镁质矿浆或镁质矿粉中和除酸,得到反应后的混合液;将所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进行压滤,实现滤渣滤液分离;将所述滤渣再返回浸出段再次进行浸出。本发明用红土镍矿中部分一定粒径的易于反应的原矿代替其它碱性中和剂,合理地控制除酸时间和温度,不增加额外的碱耗,也不引入新的杂质或产生新的固废,提高了中和后液的金属离子浓度及利于后续工段的除杂净化,合理的利用了余酸,大大提高了生产运行的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法冶金中红土矿熟化浸出处理工艺,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土矿熟化浸出浸出液中余酸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红土镍矿的湿法冶金中,对原矿进行酸浸,无论是加压或是常压,为了提高镍钴等有价金属的浸出率,通常会加大酸的配比使用量,这就使得浸出液含有相当量的余酸。为了后续的除杂净化工序的进行,浸出液中的这部分余酸必须要除去。现有工艺一般是直接加入某些碱性中和剂,但是此法有两个缺点:一是增加碱耗,成本也随之增加;二是引入新的杂质离子或者产生更多的固废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土镍矿浸出液余酸的处理方法。利用红土镍矿中特定粒径的易于反应的原矿作碱性中和剂,中和红土镍矿酸浸液中含有的余酸,不增加额外的碱耗,也不引入新的杂质或产生新的固废渣,中和后液利于后续除杂工序的进行,中和后渣可返回浸出工序。工艺合理,简单,经济性良好。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红土镍矿浸出液余酸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红土镍矿酸浸得到浸出液;b)在所述浸出液中加入镁质矿浆中和除酸,得到中和后液;c ) 将所述中和后液进行压滤,实现滤渣滤液分离;d)将所述滤渣再返回浸出段再次进行浸出。
进一步地,步骤a)所述的浸出液中余酸浓度25~100g/l。
进一步地,步骤b)所述的镁质矿浆浓度10%~50%,粒径50~300目。
进一步地,步骤b)中所述的中和反应时间为0.5~5小时,温度50~100℃,中和后液余酸浓度5~20g/l。
本发明用红土镍矿中部分一定粒径的易于反应的原矿代替其它碱性中和剂,合理地控制除酸时间和温度,不增加额外的碱耗,也不引入新的杂质或产生新的固废,提高了中和后液的金属离子浓度及利于后续工段的除杂净化,合理的利用了余酸,大大提高了生产运行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红土镍矿浸出液余酸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土镍矿浸出液余酸的处理方法。利用红土镍矿中特定粒径的易于反应的原矿作碱性中和剂,中和红土镍矿酸浸液中含有的余酸,不增加额外的碱耗,也不引入新的杂质或产生新的固废渣,中和后液利于后续除杂工序的进行,中和后渣可返回浸出工序。工艺合理,简单,经济性良好。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红土镍矿浸出液余酸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红土镍矿酸浸得到浸出液;b)在所述浸出液中加入镁质矿浆中和除酸,得到中和后液;c ) 将所述中和后液进行压滤,实现滤渣滤液分离;d)将所述滤渣再返回浸出段再次进行浸出。
进一步地,步骤a)所述的浸出液中余酸浓度25~100g/l。
进一步地,步骤b)所述的镁质矿浆浓度10%~50%,粒径50~300目。
进一步地,步骤b)中所述的中和反应时间为0.5~5小时,温度50~100℃,中和后液余酸浓度5~20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银亿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银亿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20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