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膜生物滴滤器处理有机废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92471.7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4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何觉聪;魏在山;邓杰帆;曾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4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44249 | 代理人: | 许彬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废气 滴滤 膜生物反应器模块 生物液 生物滴滤反应器 生物滴滤器 生物降解 循环模块 废气 挥发性有机物 气体膜分离 生化反应器 有机污染物 传统生物 分布模块 净化效率 循环管路 运行费用 耦合净化 膜污染 气体膜 疏水性 传质 厌氧 去除 微生物 送入 缺氧 繁殖 | ||
1.一种新型膜生物滴滤器处理有机废气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基于气体膜分离与生化反应器相结合,利用气体膜传质、厌氧/缺氧生物降解和好氧生物降解耦合净化废气中有机污染物,有机废气送入到膜生物滴滤反应器中,该膜生物滴滤反应器具有承载主体(1),承载主体(1)设有进气端(11)及排气端(12),在承载主体(1)内顺沿气流方向分布有废气分布模块(2)、生物滴滤模块(3)、膜生物反应器模块(4);生物滴滤模块(3)和膜生物反应器模块(4)通过循环管路连接生物液循环模块(5),生物液循环模块(5)负责生物滴滤模块(3)和膜生物反应器模块(4)的生物液的输送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膜生物滴滤器处理有机废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废气在膜生物滴滤反应器中停留时间为5~10秒,生物滴滤模块(3)和膜生物反应器模块(4)喷淋生物液的液气比为0.5~1 L/m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膜生物滴滤器处理有机废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液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制备而成:微生物0.1-1%、生物营养液1-10%、其余是水;微生物包含厌氧/缺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膜生物滴滤器处理有机废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生物反应器模块(4)内采用中空纤维膜、平板膜、无纺布膜中一种或组合与有机载体通过串联或交叉排列,膜组件与有机载体重量比例为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膜生物滴滤器处理有机废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滴滤模块(3)内填充填料,填料采用1-3cm 轻质陶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膜生物滴滤器处理有机废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液循环模块(5)连接的循环管路上设有循环泵(6)和流量计(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膜生物滴滤器处理有机废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废气被加压至40~80KPaG后送入膜生物滴滤反应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膜生物滴滤器处理有机废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主体(1)立式设置,承载主体(1)内的气流方向是由下往上,废气分布模块(2)、生物滴滤模块(3)和膜生物反应器模块(4)为上下分层组合设置,生物液循环模块(5)的储液槽设置在承载主体(1)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膜生物滴滤器处理有机废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主体(1)卧式设置,承载主体(1)内的气流方向是由左往右,废气分布模块(2)、生物滴滤模块(3)和膜生物反应器模块(4)为左右分层组合设置,生物液循环模块(5)的储液槽设置在承载主体(1)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东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247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酶甲醛清除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废气过滤处理设备